6月6日,臨夏州東鄉縣高山鄉布楞溝村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負責人馬大五德向前來檢查安全用電情況的國家電網甘肅電力連心橋(臨夏馬進偉)共產黨員服務隊隊員談起近年來的電網變化,感觸頗深,“以前,電線比較細,變壓器小,只能滿足全村群眾正常照明用電。近幾年,經過供電公司配農網改造后,變壓器容量也大了,家家通了動力電。現在,不僅電壓很穩定,供電服務也特別好,我們靠發展養殖業增加經濟收入有了充足的電力保障。”
國家電網甘肅電力連心橋(臨夏馬進偉)共產黨員服務隊隊員檢查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安全用電情況。
2016年,在外打工的馬大五德回到了家鄉,辦起了一座占地25畝、擁有6棟暖棚圈舍的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但合作社里照明、加工飼料、控制室內溫度都需要用電,電氣設備多、負荷高,對供電需求較大。“鍘草機和飼料混合機不能同時開。村里用電高峰時段,場里一個機器都不敢開,生怕影響其他人用電。”馬大五德回憶。
“2018年以來,我們實施農網改造升級工程,東鄉縣累計投資50431.48萬元,新建10千伏線路426.95千米,新建和改造配電變壓器1186臺、總容量140145千伏安,新建和改造0.4千伏線路1461.71千米,村民戶均供電容量提升到2千伏安以上,供電可靠性大幅提升。”國網東鄉縣供電公司經理、黨支部書記馬彬介紹。
經過改造后的布楞溝村電網電壓穩、動力足,合作社購買了大功率的飼料粉碎機,養殖規模逐年擴大,馬大五德日子過得越來越好。“用電問題解決了以后,效益也穩定了。算下來,去年養殖場賺了幾十萬元。現在,我是甩開膀子放心干。”談起變化,馬大五德喜笑顏開。
如今,布楞溝的村民們在當地6家養殖合作社的帶動下,大踏步奔小康。這個曾經的“懸崖邊”再也不是偏遠、貧困、落后的代名詞。
為了切實做好電力供應保障工作,國網臨夏供電公司沿嶺供電所員工馬永服、陳慶宏當起了布楞溝村合作社的“電管家”,他們對轄區內的養殖戶進行全面摸底,建立了用電檔案,并每月定期開展安全用電“巡診”服務,消除安全用電隱患,解決用電需求。
在東鄉縣的大山上,一條條銀線織成堅強電網,跨過溝壑,翻越高山,延伸到千家萬戶。
同樣,在甘南州的青山綠水之間,一條條銀線越過叢林,穿越草原,點亮萬家燈火,為少數民族地方源源不斷地輸送著清潔能源。
6月5日,國家電網甘肅電力連心橋(甘南格桑花)共產黨員服務隊來到迭部縣扎尕那景區了解用電需求,檢查安全用電隱患。
國家電網甘肅電力連心橋(甘南格桑花)共產黨員服務隊隊員檢查景區安全用電隱患。
旅游業作為甘南的主要經濟產業之一,火爆的旅游是各地經濟逐步復蘇的縮影,這對電力設施和供電服務也提出更高要求。聞名遐邇的人間秘境扎尕那同樣備受歡迎。5月份,扎尕那用電量環比增長32.6%,同比增長213.8%。
為有效保障扎尕那旅游景區正常可靠供電,推動旅游發展,2022年年末,國網甘南供電公司積極儲備了“迭部縣10千伏配網網架結構優化調整工程”,年初以來,該公司統籌規劃、設計,強化施工組織,加快工程施工進度,于4月28日完成竣工投運,較里程碑節點計劃提前60天完成。此外,通過走訪用戶測算容量,在扎尕那東哇村新增了2臺400千伏安變臺,進一步提升配網可靠性,為旅游高峰提供堅強電力保障。
多年來,國網甘南供電公司充分利用國家電網公司政策傾斜契機,在區域內實施“文化援藏”項目,開展“文化鑄魂、文化賦能、文化融入、文化實踐”專項行動,藏漢雙語宣傳國網公司企業文化戰略體系、線上辦電、電價調整政策、安全用電知識、優質服務舉措等,印刷藏漢雙語企業文化小手冊,積極開展“善小善為”志愿服務,履行維護藏鄉和諧穩定的使命和擔當。
電力是發展的動力之源,電網是重要的民生工程。今年來,國網甘肅省電力公司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落實黨中央關于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推進新時代黨的民族工作高質量發展的決策部署,按照國網公司關于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要求,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強化黨建引領,聚焦公司“石榴籽·隴電情”民族工作品牌打造,充分發揮國有企業“大國重器”和“頂梁柱”作用,在電網建設、辦實事、解難題中持續發力,為民族地區社會經濟發展貢獻國網力量。(孫昶 趙嘉婷)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