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電力網:國網電力安全事關人民福祉,事關經濟社會發展大局。保障安全、防范風險,始終是經濟社會發展不能忽視的大事,而一旦出現事故,都會追悔莫及。智能時代的到來,使應急安全面臨新課題。如果以前生產需要睜大安全的眼睛,那么如今需要給生產插上一雙“智慧”的翅膀。
以往生產往往更多地考慮規范操作、流程作業等,而如何提高生產精準化程度,則需要賦予生產過程一種“智慧化能力”。借助先進技術開啟安全生產的新進程,不失為時代的契機。
隨著大數據的廣泛應用,安全生產也在邁向智慧建造。生產過程伴隨著數據監測,任何一種機械都有必要數據化操作,這既能為生產提供安全管理服務,如檢測配件和油料等,又能為政府加強安全監督和管控提供支持。例如,有公司就研發出多功能視頻智能終端,操作師傅可以通過智能終端查看設備的運行狀態,也能根據提供的安全指標和預警指標來調整生產作業。
智能化的生產活動,在一定意義上解放了人,更能讓安全生產貫穿始終,實現效率與安全質量的共贏。給生產插上“智慧”翅膀,更待解決時間與空間的問題。一個智能化的生產系統,往往能有效地實現時間與空間的統一,就像北斗系統,能通過導航知道“我在哪兒”,又能借助通信“告訴你我在哪兒”。
對安全生產尤其是各種機械的安全作業來說,既要清楚在哪定位、情況如何,也有必要在不同作業場所和設備之間形成“局域網”,加強生產協調和生產配合,這在最大程度上有助于避免因盲目性、模糊性而導致的生產事故。
用智慧引導應急安全,讓機械如同有了眼睛、耳朵和嘴巴,能看能聽也能溝通,安全生產就能成為一個“有機體”。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關于推進安全生產領域改革發展的意見》就明確要求,“提高安全性能,強制安裝智能視頻監控報警、防碰撞和整車整船安全運行監管技術裝備”。這在某種程度上說明,“智慧生產”是“中國智造”的一部分,也是應急安全的一大趨勢。
要給國網公司安全生產插上“智慧”的翅膀。事故從來不會躲著走,而人人守護安全、發展趕上時代,需要的是行動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