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日,特斯拉CEO馬斯克“炮轟”氫能源車為“一種非常糟糕且愚蠢的技術”的言論再次成為業界關注的焦點。但《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發現,這一言論并非馬斯克的最新發言。
盡管如此,也并沒有影響外界對馬斯克唱衰氫能源車言論的關注。“馬斯克唱衰氫能源車,也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沒有什么奇怪的。”3月4日,一位氫燃料電池企業相關負責人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
新能源汽車和動力電池專家楊偉斌也告訴記者,馬斯克一貫不支持氫能。“能源應用呈現多元化的趨勢,每種能源都有其最理想的應用領域。”楊偉斌稱,目前看“電替汽油、氫替柴油”是交通領域的主要趨勢。
值得注意的是,盡管馬斯克唱衰氫能源車,但氫能源資本市場表現卻呈現局部回暖。3月4日,天元智能(SH603273,股價28.58元,市值61.25億元)、四川金頂(SH600678,股價8.47元,市值29.56億元)、康盛股份(SZ002418,股價3.01元,市值34.21億元)、全柴動力(SH600218,股價9.03元,市值39.33億元)等紛紛漲停,其中四川金頂封漲停走出5天5板,天元智能走出4天4板、康佳股份走出3天3板。
馬斯克曾多次唱衰氫能源
記者發現,早在2017年,馬斯克就曾多次對特斯拉的投資者保證“燃料電池沒有未來”。2022年5月,馬斯克依然對外表示,使用氫氣進行儲能是“最愚蠢的事情”。在2023年英國《金融時報》舉辦的汽車未來峰會上,馬斯克又一次稱,氫能源為“儲能領域最愚蠢的選擇”。
馬斯克認為,為了產生一公斤的氫氣,所需的電量高達55度,而用這相同的電量,一輛電動車能夠輕松駕駛逾400公里。反觀,用一公斤氫氣,汽車的行駛距離卻僅為約80公里。這一顯著的能源轉換效率差異,讓氫能源汽車沒有發展前途。
楊偉斌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分析稱,如果通過電解水制氫,馬斯克給出的數據是基本正確的。但如果氫氣來源是工業廢氣中回收的氫氣,那氫氣也有不可比擬的經濟性,焦爐煤氣、氯堿尾氣通過變壓吸附等技術將其中的氫氣分離提純,最終得到高純氫氣,隨著技術進步,廢氣回收也能得到純度較高且廉價的氫氣,氫能源汽車就有很好的前途。
上述氫能源電池企業相關負責人也表示,馬斯克說法比較片面,因為他只考慮了氫在車上使用的問題,而氫的應用場景和上游電的來源,他并沒考慮到。“馬斯克的這一邏輯,在氫能起步早期,國內也有很多人提出了質疑。”上述氫能源電池企業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時至今日,隨著我國氫能源車示范應用范圍越來越廣,一些外界對氫能產業發展質疑也隨之不攻自破。
據悉,馬斯克提出“氫氣的生產、運輸、儲存過程中,存在著巨大的安全風險。一輛氫能源汽車就像一個定時炸彈,能在瞬間讓一座樓房灰飛煙滅。”的看法,亦是氫能源車起步初期外界很多人的顧慮所在。
對于上述顧慮,楊偉斌從技術層面分析稱,針對安全性,當空氣中的氫氣含量為4%~74%之間時,極易發生爆炸現象,氫氣儲存技術要求非常嚴格,其實電動汽車的動力電池也是如此,技術不過關的電池也是炸彈。當前車載氫罐技術已經成熟,IV型瓶主要材質為碳纖維,安全性完全滿足要求,韓國現代和日本豐田每年銷售氫能源汽車一萬輛以上,沒有出現安全問題。
我國已建成完整氫燃料電池車產業鏈
《氫能產業發展中長期規劃(2021-2035年)》明確,氫能是未來國家能源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重點發展方向。
目前,我國已初步打通氫能的“制-儲-輸-用”全產業鏈,是世界上最大制氫國,年制氫產量約3300萬噸,而且我國可再生能源裝機量全球第一,發展清潔低碳的氫能具有巨大潛力。
在中國科學院院士歐陽明高看來,氫燃料電池汽車的發展帶動了綠色氫能全產業鏈發展,目前中國已經形成了涵蓋制、儲、運、加、用各環節完整的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鏈。從全球看,我國是燃料電池汽車產業鏈最完整的國家之一。
公開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10月,我國氫燃料電池汽車累計銷售約1.82萬輛,僅次于韓國的3.4萬輛,成為全球第二大燃料電池汽車市場;累計建成加氫站417座,位居全球首位,相比2022年底增加63座。
“隨著燃料電池汽車示范應用范圍不斷擴大,我國將逐步建立覆蓋城市群的低碳、清潔交通體系,用規模化帶動高質量、低成本的燃料電池汽車產業發展。”北京億華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張國強認為。
按照規劃,到2025年,我國氫燃料電池車輛保有量約5萬輛,可再生能源制氫量達到10萬~20萬噸/年。
歐陽明高強調稱,氫能是一種來源豐富、綠色低碳、應用廣泛的二次能源,并且氫能的質量能量密度高、與電相比儲存成本低,是大規模、長周期儲能的理想選擇,可以被廣泛應用于交通、工業、建筑等領域,例如燃料電池車輛、氫能冶金等。
隨著氫能產業的快速發展,其已成為全國兩會代表關注的焦點。在2024年全國兩會上,全國人大代表張國強、張天任(天能控股集團董事長)以及全國政協委員姚錦龍(山西美錦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等均帶來了關于推動氫能產業發展的相關議案和提案。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作者:李星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