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提出以來,綠色低碳已成為中國能源發展的大趨勢。對于河北省來說,由于歷史原因,化石能源生產較為集中,自身產業結構偏向于鋼鐵等重化工業,屬于碳排放輸入型省份。
在此背景下,河北省實現碳達峰的任務更重、難度更大。今年河北省政府工作報告中仍然把堅持綠色發展列入2021年及“十四五”期間需重點抓好的工作,同時制定河北省碳達峰行動方案,單位GDP二氧化碳排放下降4.2%。
與此同時,河北上市公司以及相關企業紛紛開始行動,抓住碳達峰、碳中和風口,加入綠色發展的隊伍中。中鋼經濟研究院首席研究員胡麒牧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碳達峰、碳中和目標之下,節能環保改造、新能源、節能材料、綠色金融服務等行業將迎來巨大發展機遇。”
環保企業先聲奪人
近日,《證券日報》記者在上市公司關于“碳達峰”“碳中和”方面布局的調研中發現,河北環保板塊上市公司利用自身優勢,已在綠色低碳發展道路上捷足先登。
作為集環境監測、環境管理、環境治理為一體的綜合服務商,先河環保已在河北省內率先布局碳市場的建設。先河環保表示,公司已成立開展碳資產管理的有限合伙企業,將會關注碳市場的建設并積極開展碳排放權交易的配套服務等碳資產管理相關業務。此外,公司儲備了二氧化碳自動監測儀、甲烷自動監測儀、溫室氣體傳感網絡監測儀等溫室氣體監測儀,可滿足污染源排放CEMS、企業無組織排放監測、城市及農村監測、碳超級站及碳背景站監測等不同場景的應用;而且大氣碳排放監測系統已經在熱電公司進行試點應用。
主營環保相關業務的科融環境也在積極推進生產生活方式向綠色低碳轉型。
科融環境董秘宗冉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在節能減排方面,公司服務的電站、石化、冶金、水泥等都是碳排放的重點行業,特別是水泥行業,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占工業行業內的16%,公司的余熱鍋爐、廢熱鍋爐都是降低碳排放的首選設備,是能源再利用的典型。其次,碳中和的目的是為了減少全球的溫室效應,公司的煤粉鍋爐低氮燃燒器、油氣鍋爐低氮燃燒器等,都能高效緩解溫室效應。”
“公司參與建設山西蘊宏綠色礦山膠凝材料生產線項目(飛灰),合同總金額1.25億元,將于2021年第三季度投產,危廢的循環利用經濟效果將充分展現。”宗冉介紹,此外,公司將積極參與碳交易捕獲和交易制度的完善工作,為未來五年空氣質量的提升助力。
新興產業迎來契機
當前,碳達峰、碳中和已明確列入國家2021年八項重點任務,同時,全球疫后經濟重建與各國碳中和壓力疊加,以光伏為代表的清潔能源迎來空前的爆發式增長。
晶澳科技作為河北唯一一家A股上市的光伏企業,正在用實際行動構建全方位的綠色發展體系,助力全球生態環境建設和綠電普及。
晶澳科技董秘武廷棟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截至2020年6月底,公司面向全球130多個國家和地區提供綠色光伏產品,累計光伏組件出貨量超過50GW,這些產品運用到電站后,相當于每年減排二氧化碳超過5500萬噸。
除了綠色產品生產外,晶澳科技還積極推進光伏電站開發和電站運營維護等業務。武廷棟表示,截至2020年末,公司持有正在運營的對外售電的電站項目32個,年發綠電超8億kWh。
在國家高度重視綠色發展的背景下,國內光伏的發展潛力進一步打開。中國光伏行業協會預計,到2025年,國內光伏新增裝機將達到95GW~120GW,而2020年國內新增裝機才48.2GW,發展空間廣闊。
除了新興產業迎來飛速發展,能夠直接或間接起到節能減排作用的產業,也將迎來“彎道超車”式的發展機遇。其中,以水電鋁、再生鋁等為代表的“綠色鋁”迎來發展契機。
四通新材旗下子公司立中合金集團和隆達鋁業作為我國最大的再生鑄造鋁合金生產企業,2019年鑄造合金產量合計約為71.48萬噸,其中再生鋁產量達到43萬噸,目前產量和市場排名處于行業第一。四通新材董秘李志國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隨著再生鋁產業規模持續擴大,公司的再生鋁相關業務也將迎來新的發展機遇。
“由于汽車減排對輕量化要求高,碳中和目標將長期利好汽車輕量化領域。公司36年來一直探索鉆研輕合金新材料和汽車輕量化,加大針對新能源汽車輕量化的市場布局,因此碳中和政策對公司相關業務板塊有很大的推動作用。”李志國說。
相比清潔能源迎來爆發式增長,在“碳達峰”目標約束下,鋼鐵企業正迎來一輪變革。深度科技研究院院長張孝榮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碳中和是國家未來綠色發展戰略,對我國鋼鐵行業是個不小的挑戰。
河北作為鋼鐵大省,碳達峰目標加速當地鋼鐵企業綠色低碳轉型。3月12日,河鋼集團發布了公司碳達峰、碳中和總體目標:2021年發布低碳冶金路線圖,2022年實現碳達峰,2025年實現碳排放量較峰值降10%以上,2030年實現碳排放量較峰值降30%以上,2050年實現碳中和。
為了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河鋼集團表示,“十四五”期間,公司將優化產業布局和流程結構變革,推進全流程碳減排,加快低碳轉型;打造低碳循環經濟產業鏈,實現協同降碳,著重加強對超低排放、固廢危廢等方面的管控,加快固廢減量和循環利用,建設全流程綠色物流體系,大力發展電力重卡及氫燃料重卡運營體系;公司將全力打造全球氫能還原與利用技術研發中心,計劃在2030年前在二氧化碳的低成本捕集、高值化利用、大規模封存等方面取得關鍵性突破,并建成CCUS的示范應用。
“全球超過一半的粗鋼產量在中國,作為傳統的‘三高’產業,鋼鐵產業面臨的減排壓力是很大的。目前國內鋼鐵企業超低排放水平遠未達到實現碳中和目標的要求,所以未來壓降產量和節能環保改造將是鋼鐵企業的必然選擇。”胡麒牧表示。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