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產業零碳化推進節能減排和能源結構優化調整,做到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齊頭并進,是實現中國“雙碳”目標的必然要求。新能源、新材料、新技術將為中國產業帶來前所未有的綠色變革,助力傳統產業在基礎設施、生產制造、供應鏈、循環利用等多個環節、多個場景的減碳,也為戰略性新興產業孕育了巨大商機。
本屆服貿會上,“雙碳”目標下中國以及全球的綠色發展路何去何從備受矚目,國際組織、駐華使館、外資企業紛紛從自身出發建言獻策,助力實現“雙碳”目標。
加強國際合作
9月3日,在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投資和技術促進辦公室、中國國際交流中心和財新傳媒共同主辦的第四次工業革命技術賦能產業數字化與零碳化論壇上,聯合國工發組織執行干事伯納德·卡爾扎德拉·薩爾門多表示,數字科技的發展對中國實現“雙碳”目標至關重要,數字化轉型為減少碳排放、優化能源消費結構提供了創新解決方案。
“工業的數字化對高質量的社會經濟發展非常重要。如今,工業數字化和零碳化已成為全球關注的重點,全球經濟的增長更是離不開各國間的創新合作和知識共享。”伯納德·卡爾扎德拉·薩爾門多說,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作為成員國長期可靠的合作伙伴,支持企業在不斷增長的中國市場中找尋發展機會,并密切關注行業的前沿動向和新興科技的發展,以促進全球合作。聯合國工發組織投資和技術促進辦公室一直促進于建立數字化和零碳化的發展平臺,通過舉辦研討會和跨界活動來推動產業創新升級,進一步實現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展,為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的實現貢獻力量。
馬爾代夫駐華使館臨時代辦索巴赫·拉希德則分享了本國的在“雙碳”目標下所作的努力。他介紹道,為應對氣候變化,馬爾代夫安裝了與碳管理息息相關,且可以覆蓋26個島嶼的微型網絡,同時,針對減少碳排放和發電成本等方面成立了投資基金,讓相關利益方和公司參與其中。如今,馬爾代夫的可再生能源在過去8年中總量提高了8倍。
“如今,我還是要呼吁各國都應通力合作,在廣泛領域攜手實現零碳化,實現可持續發展。”索巴赫·拉希德直言,實現零碳化可持續發展,不僅要優化改善現在的能源消費系統和結構,還要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攜手打造共享理念,不斷加強綠色發展,推動綠色技術,促進產業轉型。
共創“零碳”未來
位于服貿會數字服務專區的安永展位,《一本書讀懂碳中和》的新書令人不禁駐足。翻開書本,觀眾可以從宏觀與微觀視角全方位感受到碳中和的內涵及其行動路線圖。
中國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全球最大的發展中國家,面臨著既要控制二氧化碳排放總量,又要保持經濟穩步增長的挑戰。但“雙碳”目標的提出,不僅將對全球減排貢獻中國力量,還將有助于中國擺脫對外化石能源依賴,創造就業機會,形成技術優勢。
“技術可行、成本可控、政策引導、多邊共贏是實現碳中和的四項關鍵要素。”安永大中華區能源與資源聯席主管合伙人朱亞明表示,提高技術水平是實現碳中和的根本路徑,控制成本是碳中和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前提,政策引導是實現碳中和的保障,以多邊共贏為目標構建高效的市場機制是實現碳中和的有效手段。
安永從能源供給側和需求側出發介紹各行業在碳中和目標下的轉變路徑及機遇,剖析了電力、非電能源、鋼鐵、水泥、化工、交通、建筑和服務行業的“零碳”未來,提出各行業具體的減排重點和脫碳路徑。其中,能源供給側以電力碳中和為介紹重點,同時對氫能、生物質能的非電碳中和路徑進行了探討;在能源需求側,從工業(鋼鐵、水泥、化工)、交通、建筑、服務6個重點減排行業出發,給出了各行業把握碳中和機遇的發展路徑。
同時,該書針對不同的社會主體(政府、企業、金融機構及個人)應如何發揮作用也重點作了闡釋:個人可采取綠色出行、環保辦公、降低能耗、植樹造林等手段減少碳排放;企業要主動承擔低碳減排任務,搭乘能源轉型快車,明確自身碳排放范圍和排放總量,實現謀求低碳發展與保持盈利之間的平衡;金融機構應創新綠色金融產品,完善碳金融風險管理體系,開展綠色金融國際合作;政府作為實現“雙碳”目標的“指揮棒”,則須從開展制度建設、促進國際合作、參與國際技術標準的制定等方面,發揮規劃、政策制定、監督的功能。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