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位于天津市靜海區的天津新能再生資源有限公司的生產車間,一個個拆解加工區看不見揚塵、聽不到噪聲,智能化流水線正精準高效運行。
天津新能再生資源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鄭丹丹介紹,在園區內,一輛報廢汽車從整車到碎片只需15分鐘。破碎后的殘渣被送進分選流水線,自動分類回收銅、鋁、塑料等材料,再經過專業化處理,可節能六成、節材七成,為下游企業提供了低耗能、低排放、高效率的資源保障。
如今,在靜海區團泊湖西岸,天津健康產業國際合作示范區拔地而起,協和天津醫院二期、健研院、國家醫學中心等大健康項目正加速建設,聚攏構建呵護全生命周期的大健康產業高地。
“大健康動能加快培育,北京協和醫學院天津醫院成功交付,各類重點實驗室、教育資源加速匯聚,形成了一座集體育、教育、醫療、養老元素為一體的團泊健康城。”天津健康產業國際合作示范區管委會主任董炳軍說。
通過發展循環經濟,天津在推動綠色制造和降碳增效方面找到平衡點,彈好綠色發展“協奏曲”。目前,“濱城”“津城”的生態環境保護水平不斷提升,一條條綠色生態走廊成為連接智能制造工廠的紐帶。
在濱海新區,天津港保稅區空港生態綠廊的紫色馬鞭草和粉色荷花開始接續臨港生態濕地公園的夏季色彩。盛夏,天津港保稅區馬路周邊花團錦簇、綠樹成蔭,在微風吹拂下,盈盈暗香中吹散燥熱的暑氣,帶來一絲清涼。
天津港保稅區城環局園林綠化科工作人員王姝暢說,臨港生態濕地公園是一座集生態補水、生物多樣性、改善區域環境功能于一體的郊野公園。2022年12月,在加拿大蒙特利爾成功召開了《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COP15)第二階段會議,以臨港生態濕地公園為主題拍攝的《渤海灣畔“生態明珠”海河河口“親海平臺”》專題片,作為唯一代表天津地區參展的視頻作品,獲得了會議展播優秀獎。
位于天津港保稅區空港片區的景觀湖因“河暢、水清、岸綠、景美”的自然風景獲得天津市“最美河湖”榮譽稱號,春季生機盎然、夏季綠意濃濃、秋季落葉繽紛、冬季銀裝素裹成為空港景觀湖一年四季的景色。
作為天津市雙城中間綠色生態屏障區重要組成部分——空港生態綠廊項目于2021年全面建成投用,總面積230萬平方米,栽植喬灌木10萬余株,成為周邊企業和居民休閑健身、生態旅游、景觀欣賞的場所。
除了大型公園,為優化城市生活生態空間,天津港保稅區首批口袋公園也于近期建成投入使用,引得周邊居民流連忘返。其中,空港經濟區嶺尚家園小區門口的口袋公園利用原有街頭綠地,安裝木制鋪裝休閑區,配置座椅、垃圾箱等城市家具,增植綠植,加設景觀照明并維修健身步道。該口袋公園以天津港保稅區城環局改造提升與區內企業捐建設施相結合的新模式完成建設,既美化綠化了小區周邊環境,也為小區居民提供了休憩、交流、娛樂的好去處。
既要大力發展制造業,又要營造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環境,面對這道高質量發展的“考題”,天津用綠色制造和綠色發展“作答”。
2022年,天津港保稅區暨空港經濟區獲得“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生態工業園區)”榮譽稱號,這是繼獲批國家級綠色工業園區后,保稅區獲評的又一塊“國字招牌”。
天津港保稅區發展改革局制造業發展科科長馮璐介紹,在近日天津市工信局公布的2022年度市級綠色工廠獲評名單中,保稅區10家企業上榜,獲評企業數量占濱海新區三分之一以上。截至目前,保稅區已獲批14家國家級綠色工廠、6家綠色供應鏈示范企業、32家市級綠色工廠,獲評數量占新區比重均超過25%。保稅區將持續構建綠色制造體系,激發綠色發展新動能,從節能減排、清潔生產、減污降碳、資源循環利用等各個綠色制造環節深入挖掘“綠色”潛力,更好助力工業綠色低碳和高質量發展。
“近年來天津港保稅區堅持人與自然融合、產業與城市融合、污染治理與生態修復融合,調結構、補短板、打基礎、強弱項,突出精準、科學、依法治污,深入推進藍天、碧水、凈土‘三大保衛戰’,PM_2.5濃度大幅下降;區域黑臭水體全面消除,土壤和地下水環境質量保持穩定。下一步保稅區將繼續堅持黨建引領、共同締造理念,統籌推進經濟高質量發展和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持續推動綠色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天津港保稅區城環局環境保護科科長康鑫說。
來源:中國經濟網-經濟日報 記者 周 琳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