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國家能源局獲悉:我國深入推動能源消費革命、供給革命、技術革命、體制革命,全方位加強國際合作,能源發展取得了歷史性成就,能源利用效率大幅提升,成為全球能耗強度下降最快的國家之一。
能源綠色低碳發展不斷邁上新臺階。2013—2023年,我國煤炭消費比重從67.4%下降到55.3%,累計下降12.1個百分點;風電、太陽能發電、水電、核電及生物質能等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從10.2%提高到17.9%,累計提高7.7個百分點。2023年,可再生能源發電新增裝機超過全球的一半,累計裝機規模占全球比重接近40%。
能源安全穩定供應水平實現新躍升。2013—2023年,一次能源生產總量累計增長35%,原煤生產能力持續增強,原油產量保持在2億噸水平,電力裝機、天然氣產量實現翻番。風電發電裝機從7600多萬千瓦增長到4.4億千瓦以上,光伏發電裝機從1900多萬千瓦增長到6億千瓦以上。“西電東送”能力超過3億千瓦,支撐了東中部地區約1/5的用電需求。長輸油氣管道總里程從10萬多公里增長到19萬公里。全國人均生活用電量從500千瓦時增長到近1000千瓦時。
能源科技現代化水平進入國際先進行列。形成自主知識產權的“華龍一號”等三代壓水堆核電技術,山東石島灣全球首座高溫氣冷堆商業示范工程建成投運。非常規油氣勘探開發、重型燃氣輪機研制不斷取得新突破。特高壓輸電、高參數煤電等技術保持世界領先。風電和光伏發電成本分別下降60%和80%,水電全產業鏈領先全球,新型儲能、氫能等前沿技術產業化步伐加快。
與此同時,能源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持續深化。全國統一電力市場體系加快建設,全社會用電量60%以上實現市場化交易配置;油氣市場體系初步形成;煤炭中長期合同制度和市場價格形成機制不斷完善。能源國際合作全方位拓展。巴西美麗山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華龍一號”海外首堆等一批標志性工程建成投產;與周邊7個國家實現電力互聯;中國—東盟、中國—阿盟等六大區域能源合作平臺落地見效,我國日益成為全球能源治理體系的重要力量。
來源:人民日報記者 丁怡婷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