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1日,中煤哈密一通道80萬千瓦風電+20萬千瓦光伏多能互補項目開工。項目由中國中煤能源集團有限公司下屬單位哈密大南湖新能源有限公司開發、建設和運營管理,總包方為中國電力工程顧問集團西北電力設計院有限公司。
開工儀式上,哈密大南湖新能源有限公司對市委、市政府,各有關部門一直以來給予的大力支持和幫助表示衷心的感謝。哈密大南湖新能源有限公司表示,“開工沒有回頭箭”,今天既是開工大會,也是誓師大會。中煤哈密新能源公司將與參建各方一起,建設清潔能源,做好“四項管控”,展中煤人風范,創優質工程,確保項目早日投產,助力哈密發展。
中煤集團表示,哈密一通道項目,對中煤集團意義非凡,是集團首個開工的百萬千瓦級新能源項目,是布局建設風光火儲、多能互補綜合能源示范基地的關鍵一步。本項目作為天中直流配套外送項目,將新疆地區豐富的新能源資源輸送至河南,有力推動新疆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項目建成后對實現清潔能源替代、推動能源結構轉型、改善生態環境質量,具有重要作用和深遠影響。希望在工程建設過程中,各參建單位根據工程建設項目的總體部署,以昂揚的斗志、飽滿的熱情、充分發揚善創實干、優質高效的實干精神,以實際行動爭創優質工程,圓滿完成工程建設任務。
據了解,該項目位于哈密市伊州區大南湖地區,場址中心距離哈密市伊州區直線距離約99km。項目通過對“疆電外送”第一通道配套的中煤南湖電廠2×66萬千瓦及中煤紅星電廠2×66萬千瓦煤電機組進行靈活性改造,提升系統靈活調節能力,配套新建新能源100萬千瓦,其中風電場裝機容量為80萬千瓦,光伏場裝機容量為20萬千瓦,依托第一通道外送消納。
項目總投資46.96億元,年均發電量達23.7億KWh。項目建成后每年可節約標準煤約72萬噸,減排二氧化碳約189萬噸,節能環保效益顯著。
該項目已納入第二批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區為重點的大型風電光伏基地建設項目清單。于2022年10月8日由《自治區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關于同意<“疆電外送”第一道多能互補項目實施方案>的通知》批復核準?,F場人員介紹稱,項目擬建設160臺單機容量為5.0MW的風電機組,直流側光伏組件裝機容量為243.0MWp。擬配套建設兩座220kV升壓站,其中雅西升壓匯集站與光伏共建,東戈壁升壓匯集站與周邊風場共建,每座220kV升壓站最終以1回220kV線路送至規劃中的500kV新能源匯集站220kV側。
基于項目裝機容量大且風光同場的特點,該項目創新性地提出了智慧光伏與智慧風場的技術方案。該技術方案告別了傳統電站運維主要靠人員值守設備巡檢的情況。其基于風機與光伏組串的高精度監測,能及時發現故障,自行告警分析,能直接對其邏輯及實際現場位置定位,減少運維人員現場排查及分析問題時間,極大地提高了電站運維效率。人工巡檢轉變為系統自動判斷,準確、及時發現故障,確保整個電站無隱蔽性故障,實現電站無死角運維。
同時搭建基于大數據分析技術、人工智能技術、深度機器學習技術和在線建模技術構建智能預警預測平臺,進行設備異常狀態預測與健康識別,在設備故障早期識別劣化跡象并預警,避免設備損壞帶來的損失。在日常運維巡視方面,通過采集升壓站、風機、箱變以及集電線路等各監控點實時視頻信息。
在中心側安裝監控系統軟件,實現對風電場、光伏場以及集電線路的實時監視,并將現場視頻轉發、接入到中心側,通過中心側實現對子站圖像監視,切換,錄像的檢索、回放,電子地圖顯示的功能。并利用無人機進行風電場、光伏區巡檢,實現可視化智能巡檢。此外方案還在光伏廠區創新性投入牽拉式機器人。
機器人采用電機驅動鋼絲繩,鋼絲繩帶動清掃設備在光伏面板上往復行走,無需鋰電池,在極端工作環境下(如-40°C-70°C),依然能夠保障使用安全和性能。另外,因為結構相對簡易,能在實現清掃功能的同時,最大化的節約成本,在實現極致性價比的同時避免了在極端高溫或低溫條件下,傳統清掃機器人鋰電池性能下降且易燃的安全隱患。
來源:光伏們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