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日,第十五屆(2021)國際太陽能光伏與智慧能源(上海)展覽會在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開幕,十一屆全國政協常委、全國人大代表、亞洲光伏產業協會執行主席、通威集團董事局劉漢元主席出席開幕式并剪彩。展會期間,劉漢元主席接受行業、財經媒體聯合專訪,并就光伏行業未來發展、碳中和、行業分工協作等熱點話題發表精彩觀點。
劉漢元主席出席SNEC展會開幕式
今年2月1日通威宣布全面啟動碳中和規劃,計劃于2023年前實現碳中和目標,早于國家目標37年,通威的碳中和目標受到了媒體廣泛關注。對此,劉漢元主席表示,通威的碳中和是中國和全球碳中和的一份子。經測算,到2023年,通威的用能和減碳與可再生能源疊加起來,能夠做到碳排放品迭為零。作為新能源企業,要帶頭使用綠色能源,實現低碳足跡的制造流程、產業鏈發展。通威在完成經濟成本優化的同時,率先平衡碳排放、實現碳中和的工作也走在社會前列,這是通威可以做,也應該做的事情。
劉漢元主席接受媒體聯合專訪
劉漢元主席表示,今天的展會現場走一圈下來,會發現有很多新產品、新創意、新思路,把這些整合起來實際上能源智能化、電網互聯化、碳中和的技術路徑和實現方式基本上已經展現在我們面前。無論是電源端、輸配電、儲能、智能電網到負荷端,專業的公司、專業的產品、系統的集成,基本上提供了未來二三十年碳中和路徑的初步原型,大家對實現碳中和的思路更加清晰,無論中間哪個環節都有對應的產品支撐,中國制造業、產品具備了牢牢支撐全球能源轉型的能力。有這些設備、觀念、理念,我國及歐美碳中和以及欠發達國家能源體系的建立,都可以在未來的二三十年全面實現碳中和,這不亞于蒸汽機的發明對于第一次工業革命的意義,將真正改變人類的生存和發展方式:百分之七八十的污染源將會降到零,剩下百分之二十的污染將會再降低一個數量級,經濟的發展方式、消費方式都會是環境友好型,綠水青山、白云藍天將成為常態,人類對能源和環境的索取,將變得可以平衡和可持續。這個過程是全人類未來二三十年甚至更長時間最偉大的轉型,沒有之一,是唯一!
隨著光伏產業的快速發展,越來越多的“跨界玩家”加入,對此,劉漢元主席表示,光伏未來的應用場景和市場容量很大,技術路線還在不斷迭代和更新,很多資本和投資進入光伏行業,在一定程度上是正常、正確的選擇。更多資本的參與,會加快行業的發展進程。但劉漢元主席也指出,資本在進入的同時,也要更多想到白云藍天、青山綠水,更多想到產業分工、產業鏈相互支撐和協同,在保持足夠競爭力的同時,更好地構建良性行業生態,保留彼此的發展空間,理性參與中國和全球的市場競爭,光伏行業的發展值得期待。
在談及光伏產業在全球碳中和征程中將處于怎樣的位置、發揮怎樣的作用時,劉漢元主席表示,在實現碳中和的路上,百分之八九十的應用場景是降低化石能源碳排放,在此過程中,需要新的能源去替換原有的煤炭、石油、天然氣等化石能源。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未來二三十年,全球能源消費總量可能會增加一倍,甚至兩倍,被替換的百分之八九十能源以及新增能源的絕大多數,都將由可再生能源替代。光伏發電資源充足,轉換效率相對最高,將會占據未來可再生能源來源的百分之六七十甚至更高,成為未來可再生能源中的主角;風力發電占據百分之二十;剩余的百分之十由水電、生物質發電和核電等發電方式組成,這樣一個圖景將會支撐未來二三十年碳中和產業的轉型。
針對行業近期的價格變化,劉漢元主席表示,這是市場規律的反應,在價格信號的背景下,有企業擴大了投資規模,有新的資本進入,將會使下一輪產業發展規模更大、成本更低,支撐平價上網的長期發展,這是行業正常周期的表現,大家需要客觀看待這個現實,用理性的方式去面對和評價。
通威展臺前來賓云集,引爆展會
“大數據”、“互聯網+”、“人工智能”等概念與光伏結合將會帶來怎樣的變化,劉漢元主席表示,無論是多晶硅、電池片生產,還是光伏電站的智能運維,大數據、5G、人工智能等技術將會越來越多的運用到這些場景當中。未來智慧電網的建設中,在發電端、儲能端、應用端,各參與主體按照一定的協調方式進入智能電網,電網可能變成自動耦合、自動匹配的智慧系統。目前,大家都在積極努力,共同推動這一進程的加速。
談及通威“十四五”戰略發展,劉漢元主席表示,現代社會是一個高度專業化分工的社會,在行業發展中,通威始終堅持自身的定位,始終堅守在硅料、電池生產兩個環節,和行業伙伴一起錯位競爭,當好行業多晶硅、電池片生產的“車間主任”,為組件廠商參與中國和全世界的競爭提供優質、高效、高品質產品,促進全球碳中和目標的加速實現。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