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2022年以來,受光伏市場需求大超預期的影響,光伏級EVA粒子供不應求,產品價格大幅提升。數據顯示,光伏級EVA粒子價格由年初的約1.9萬元/噸,最高上漲至3.1萬元/噸,漲幅高達63%。由于EVA與硅料同樣具有化工屬性,產能彈性較低,因此被各大投資機構視為光伏產業鏈中下一個堪比硅料的“卡脖子”環節,并預期景氣度將至少持續至2024年。
受益于此,聯泓新科、東方盛虹等相關概念股近期股價紛紛走出翻倍走勢。而更令人意外的,則是福斯特、海優新材、鹿山新材等下游光伏膠膜標的,股價亦有上佳表現。或許,在資本市場的預期中,EVA粒子的緊缺將限制膠膜環節的有效供給,優化膠膜環節的市場格局,并提高其議價能力。
那么,光伏級EVA粒子真的會成為下一個硅料嗎?
膠膜直接影響光伏組件的產品質量、使用壽命乃至輸出功率
EVA粒子是光伏膠膜的核心原材料,在成本結構中占比超過70%。光伏膠膜主要用于粘結光伏電池片與光伏玻璃及背板,具有耐熱、耐低溫、抗氧化、抗紫外線老化、抵御水汽等作用,同時還能夠提高光伏組件的光電轉換效率。雖然其在成本結構中的占比僅為4%,卻對光伏組件的產品質量、使用壽命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資料顯示,光伏膠膜主要分為透明EVA膠膜、白色EVA膠膜、POE膠膜和EPE膠膜四種,其中透明EVA膠膜由于其低廉的成本,是目前市場的主流產品,2021年市占率為52%;白色EVA膠膜彌補了透明EVA膠膜反射率過低的缺陷,近些年來市占率顯著提高,2021年達到23%;而產品性能更加優秀的POE膠膜和EPE膠膜主要以POE粒子為原材料,雖然兩者成本較高,但受益于雙面雙玻組件以及N型組件滲透率的提升,市占率合計達到23.1%。
具體而言,透明EVA膠膜憑借成本低、透光、可粘接、耐紫外線及耐高溫等優勢,長期占據大多數市場份額。不過,其反射性差、透水率高、易產生PID現象等缺點,導致其使用在組件下層時會產生2%左右的功率損失,因此近些年來主要被應用于普通單面組件的正面封裝,市占率也有所下滑。
白色EVA膠膜通過在透明EVA膠膜的基礎上添加白色填料,能夠顯著提升反射率繼而提高組件功率。數據顯示,白色EVA膠膜在單玻組件和雙玻組件中,分別可提升組件功率1-3W和7-10W。同時,白色EVA膠膜還具有較強的抗濕熱老化及抗紫外老化能力,目前已經成為單面組件背面封裝的主要材料,市占率也不斷提升。
POE膠膜的核心原材料是阻水性和耐水解性更佳的POE粒子,其具有優秀的水汽阻隔性能、抗PID性能以及抗老化性能,主要被應用于PERC雙面雙玻組件以及N型組件。但由于性能不夠穩定、表面較滑易移位等缺陷,因此生產效率和成品率較低,生產成本相對較高。
EPE膠膜又稱共擠型POE膠膜,通過共擠工藝將POE粒子和EVA粒子擠出制造,既具有POE材料的高阻水汽性能和高抗PID性能,同時也具備EVA材料良好的工藝匹配特性,主要應用于PERC雙面雙玻組件、N型雙面雙玻組件,及其它耐候性要求較高的光伏組件。不過,其同樣具有生產成本較高的缺點。
低產能彈性疊加高進入壁壘,光伏級EVA粒子供給趨緊
在“碳中和”目標成為全球性共識以及光伏發電實現“平價上網”的背景下,光伏行業自2021年以來進入高速成長期,由此也引發了全產業鏈的擴產浪潮,光伏膠膜環節亦是如此。根據PV Infolink的統計,截至2021年末光伏膠膜名義產能為30.4萬噸,預計至2022年末將達到51.7萬噸,可滿足500GW以上的光伏裝機需求,名義產能已經過剩。
不過,與同樣名義產能過剩的硅片環節類似的是,其產業鏈上游的光伏級EVA粒子環節具有化工屬性,在產能彈性較低的同時,技術、資本等層面存在顯著的進入壁壘,市場集中度較高,且主要依賴于進口,因此市場供給難以滿足下游膠膜環節的需求,產品價格也具有顯著的周期性特征。
數據顯示,2020年以前我國EVA粒子進口依存度始終維持在60%以上,近些年來隨著國內產能的釋放有所下降,但2022年上半年依然達到42.4%,國內市場份額主要集中于斯爾邦(東方盛虹)、聯泓新科以及榮盛石化等少數企業。
資料顯示,EVA粒子的生產工藝主要包括管式法和釜式法兩種。其中管式法具有投資強度低、單程轉化率高(25%-35%)、成本低等優點,但由于其發泡性能較差,且VA含量低(上限為30%),主要應用于中低端產品。釜式法具有產品VA含量高(最高可達45%)、產品發泡性好的優點,主要應用于中高端市場需求。但由于其投資強度較高,同時具有顯著的工藝門檻且產品轉換率較低(10%-20%),因此生產成本較高。
目前,巴塞爾管式技術和??松梨诟郊夹g是生產光伏級EVA粒子的主流工藝。不過,由于光伏級EVA粒子的VA含量在28%-33%之間,因此像聯泓新科、斯爾邦等主流廠商更多以釜式法為主。
除了顯著的進入壁壘以外,EVA粒子產能的建設周期和產能爬坡期均較長,因此產能彈性較低。資料顯示,EVA粒子項目土建施工大約需要2年左右,中交后調試出合格EVA產品需要0.5-1年。對于高VA含量的光伏級EVA粒子而言,生產裝置需先生產低VA含量的低端發泡料,積累足夠運行經驗后緩慢爬坡才能產出高VA含量的產品,因此光伏級EVA粒子產能的擴產周期需要3-3.5年。
根據國盛證券的預測,2022-2024年全球光伏新增裝機預計為256GW、350GW和420GW,對應EVA粒子的需求量為122.1萬噸、161.6萬噸和188.6萬噸,而全球光伏級EVA粒子總供給預計分別為117.2萬噸、147.8萬噸和184.8萬噸,存在一定的供需缺口。
替代品POE膠膜市占率不斷提升,光伏級EVA粒子不會成為下一個硅料
雖然從單一的供需關系考慮,未來光伏級EVA粒子存在一定的產能缺口,產品價格也有可能進一步上行,在限制膠膜環節供給的同時,有望提高膠膜環節的議價能力。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隨著雙面雙玻組件以及N型組件滲透率的不斷提升,POE膠膜和EPE膠膜的市占率將持續攀升。由于兩者與EVA膠膜互為替代品,因此從中長期來看,EVA膠膜的市占率理論上將不斷下行,繼而減少對于光伏級EVA粒子的相對需求(絕對需求依然增長)。
資料顯示,雙面雙玻組件背面采用玻璃替代傳統有機板,耐候性、阻隔性、阻燃性強,具有高強度、低衰減率、高發電效率等優勢。數據顯示,雙面雙玻組件較傳統組件能夠產生約5%左右的發電增益。根據CPIA的預測,2023年雙面組件滲透率將由2020年的30%提升至50%,至2025年有望提升至60%。
此外,在近期舉行的光伏行業研討會上,中國光伏協會名譽理事長王勃華表示N型產品推進速度正逐步加快,目前多家央企已經開啟N型組件招標,市場需求較2021年全年增長4倍之多。根據CPIA的預測,2022年N型電池市占率有望從2021年的3%提升至13.4%,預計至2025年將接近50%。
由此可見,光伏級EVA粒子雖然在化工屬性上與硅料類似,產能彈性較低,且擁有技術、資本等進入壁壘,但由于替代品POE的存在,其很難產生像硅料環節那樣嚴重的供需失衡(緊平衡是一定的,但很難達到“卡脖子”的程度)。尤其是進入2023年以后,隨著N型組件的逐步放量,POE膠膜或者EPE膠膜的市場需求將顯著提升,繼而影響EVA膠膜的相對需求。
從這個角度來看,或許N型組件的放量預期,才是膠膜個股在原材料成本的上漲預期下,股價表現依舊強勢的真正原因。畢竟,POE膠膜以及EPE膠膜的產品價格及盈利能力,顯著高于EVA膠膜。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