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國家電力的重要補充,光伏發電近年來增長迅猛。據國家統計局近日公布的數據,2022年7月,全國發電8059億千瓦時,同比增長4.5%,增速比上月加快3.0個百分點,日均發電260.0億千瓦時,其中太陽能發電同比增長13.0%,比上月加快3.1個百分點。
7月以來,我國南方地區持續高溫,中央氣象臺近日更是連續發布最高級別的高溫紅色預警。同時,四川、安徽、江蘇等省市出現電力供給緊張局面。
作為與太陽息息相關的行業,高溫之下的光伏行業受到了哪些影響?發電量增加,真的是因為氣溫越高電越多這樣的簡單邏輯嗎?
對此,記者采訪了多名光伏行業上市公司高管、協會專家。有業內人士介紹,其實持續高溫反而會使光伏組件輸出功率下降,還會加速組件有機材料的老化,而且,高溫導致的地方限電措施,也對光伏行業造成了較大影響。
高溫限電加劇組件供貨緊張
光伏發電是一種綠色能源,但在硅料生產的過程中,耗電量頗為巨大。生產硅料整體成本中,電費占到30%~40%。
“目前在高溫天氣下,主要是限電造成光伏制造企業降低負荷,加劇了組件供貨市場緊張局面,不過對總量的影響有限。”8月22日,SEMI中國光伏標準委員會聯合秘書長呂錦標在微信中告訴記者。
呂錦標介紹,持續的高溫天氣一定程度上是全球溫室氣體排放累積后的溫室效應,這就對行業加緊推動節能減排提出了現實要求,只有加快發展光伏等零碳能源,才可能逐步減少化石能源的排放。而目前全球能源轉型,構建可再生能源為主導的新型電力系統進程中,光伏發電成為各國優先發展的主力能源。
一家光伏業上市公司負責人張海(化名)在電話中表示,限電減產并不是企業的自發行為,而是由于當地政府部門倡導節電,雖然沒有到企業停產的地步,但實際硅料產量還是下降了,“比如四川樂山,因為電價比較便宜,所以硅料生產就放在那里,這是用電大戶。”
“高溫限電首先導致硅料減產,隨后導致下游硅片減產,從而導致組件價格上漲,組件價格上漲會導致光伏電站的建設暫停或者暫緩。”張海表示,目前,公司對前期簽署合同的執行力度會相對慢一點,不會那么著急去采購組件,因為業主不可能在組件價格上漲后“補差價”。
持續高溫或影響組件壽命
除了高溫間接帶來的光伏產能下降,部分業內人士表示,持續高溫也許會對光伏組件的使用壽命造成影響。
據中國電力報報道,隆基綠能產品管理中心總監李夢媛博士表示,在氣溫20℃時,組件正常工作溫度在45℃左右;極端高溫條件下,組件溫度可高達85℃,其內部電池的工作溫度可能更高。
李夢媛強調,持續高溫會使光伏組件輸出功率下降,降低組件甚至系統的發電性能;同時,組件可靠性風險增大,例如發生熱斑時,熱斑溫度過高導致組件燒毀引發火災;另外,高溫會加速組件有機封裝材料及零部件的老化過程,導致功率衰減過大,進而影響組件的全生命周期壽命。
另外,如逆變器等電氣設備內部電子元件多,高溫環境下會觸發自身報警、故障等,輕者縮短使用壽命,重者停機或燒毀;高溫對絕緣材料的性能、壽命都有直接的負面影響,過高的工作溫度會導致絕緣性能下降等問題,嚴重的會引起短路爆炸或火災。
8月22日,記者電話采訪一位光伏業內人士王燦(化名)了解到,一般情況下,光伏電站的運營核定溫度在-40℃~85℃,光伏組件雖然會發熱,但理論上是不會超過核定溫度的。只是,在組件的運輸安裝過程中,高溫會造成光伏組件特有的熱斑效應,其他如電路連接、逆變器、線纜等零部件也可能在高溫情況下受損。
另外,王燦也表示,如果處于極端高溫,如85℃以上,光伏電站的物理屬性會發生變化,發電量也會發生非線性的下降,連接件的工作溫度會更高,甚至超過100攝氏度。對此,他建議在當前高溫天氣下要加強巡檢,特別是集中式光伏可以使用無人機等設備加強對光伏電站運行情況的檢測。
氣溫高低與發電量關系不大?
記者注意到,最近一段時間,有投資者在多家光伏上市公司的股吧中宣稱,氣溫越高,光伏電站發電量越大,導致今年上半年相關企業業績火爆,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據多名光伏業內人士介紹,光伏電站最佳發電溫度在23℃~24℃。
王燦表示,在正常環境溫度下,光伏組件一般有30年的質保,發電功率首年衰減在2%以內,以后每年衰減0.45%以內,如600瓦的組件在30年之后,發電功率還能夠在500瓦以上。
中來股份董秘李娜表示,據她了解,光伏組件的標準溫度是25℃,環境溫度每提高1℃,TOPCon電池的溫度系數減少0.32%,PERC電池的溫度系數減少0.37%。
張海也表示,當下40℃的持續高溫下,對光伏電站運營是有一定影響,如一些電氣設備包括電纜等出現故障的可能性會比較大,但影響光伏電站發電量的的主要因素還是系統維護效率和光照時長,“前者是光伏電站假如出現故障后維修的效率,后者與季節、是否下雨有關。”
張海稱,溫度高并不意味著光照時長增加或減少,夏季溫度高,但雨水天氣多,可能發電量會下降,一般所指的最佳季節是指春、秋兩季,彼時雨水較少,光照時長較長。同時,海拔高也會增加發電量,如青藏高原、黃土高原等地,這是因為海拔高則年降雨量比較少,光照時長比較長。
“從生產周期來看,光伏行業分為光伏大年和光伏小年,往年我們說二十幾攝氏度發電量高,三十幾攝氏度發電量低,是因為三十幾攝氏度的天氣降雨較多。今年明顯是該下雨的時候沒有下雨,這會增加發電的一個收益。”張海說道。
股價背后還是得看公司業績
因此,光伏行業近期二級市場表現傲人,并不是一些投資人所簡單理解的“氣溫越高,光伏電站發電量越大”。
股價的長期表現,還是應該從業績來看。而今年上半年,國內光伏企業營收利潤大漲。
隆基綠能(SH601012,股價54.20元,市值4109億元)《2022年1~6月主要經營數據公告》披露,公司預計實現營業收入為500億~510億元,同比增長42%~45%,預計實現歸母凈利潤63億元~66億元,同比增長26%~32%。
天合光能(SH688599,股價72.90元,市值1580億元)2022年半年度業績預告披露,公司預計實現歸母凈利潤11.41億~13.95億元,同比增加61.69%~97.62%。主要原因之一,是公司210大尺寸高功率組件光伏產品銷售占比相比去年同期大幅提高,使得公司經營業績較去年同期有大幅提升。
協鑫集成(SZ002506,股價4.19元,市值245.1億元)《2022年半年度業績預告》披露,公司預計實現歸母凈利潤3300萬~4500萬元,同比增長113.33%~118.18%,
主要原因之一,是公司合肥組件大基地高效大尺寸組件產能不斷投產,疊加原有生產基地技改產能釋放,公司產量、銷量同比去年有根本性大幅提升。
中來股份(SZ300393,股價19.15元,市值208.7億元)半年報披露,公司上半年營收46.38億元,同比增長95.46%,歸母凈利潤2.31億元,同比增長642.89%。
8月22日,中來股份董秘李娜在微信上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介紹,上半年,光伏應用系統(即分布式電站業務)實現銷售收入21.84億元,同比增長181.32%,占上半年公司營業收入的47.09%,毛利率16.89%,主要由公司和子公司上海源燁完成。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