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n型組件步入市場,光伏企業競爭的主線重回電池技術的賽道。此時再提“尺寸之爭”,似乎已經不合時宜。不過需要注意的是,在比拼效率的同時,硅片尺寸之爭給終端市場造成的影響依然存在。各家企業推出的n型組件依舊沿襲之前p型組件規格,采用了不同的尺寸標準。晶澳、晶科、隆基三巨頭曾于一年前宣告統一182組件尺寸及安裝孔間距標準;以天合為代表的600W+聯盟也曾推出210組件外形尺寸、安裝孔等關鍵的標準技術尺寸。各家新近推出的n型組件也都相應地采用了之前公布的標準。可見,182聯盟與600W+聯盟雖出于各自的考量,選擇了不同的硅片和組件尺寸,但對行業組件尺寸需標準化的認知卻是一致的。
組件尺寸現狀
時隔一年,這兩個聯盟所倡導的標準尺寸落實情況如何?2022年上半年,隨著行業集中度的不斷提升,基本形成包括晶科、隆基、晶澳、天合為代表的的TOP 4第一陣營,僅這四家的出貨量便占到全球出貨量的60%以上。而其中三家都是182尺寸的倡導者和執行者,在未來光伏行業逐步進入寡頭時代、頭部企業占據絕對優勢的趨勢下,組件尺寸標準何去何從似乎已經明朗。
2021年9月,晶澳、晶科、隆基三巨頭聯合發布54、72、78版型182組件尺寸標準及安裝孔間距標準,在飽受尺寸之爭困擾的光伏行業內,引起不小的反響。縱觀標準尺寸發布后的這一年時間,182組件的市占率節節攀升,在國內外重大項目的招標中屢屢勝出。獲得此優勢,固然與182產品本身的優勢、以及在運輸、安裝等方面的優勢密不可分,三大行業巨頭統一組件尺寸給終端市場應用的影響也不可忽視。
回顧2020年,晶澳、晶科、隆基根據集裝箱容納尺寸、光伏玻璃產能限制,綜合考慮系統匹配和表現,倒推出最優組件尺寸,并據此推出182組件。晶澳DeepBlue 3.0, 隆基Hi-MO5、晶科Tiger Pro及各家后續推出的新品,均沿襲了該組件尺寸,在市場得到強烈反響。據PV Infolink 近日公布的數據,2022年182組件的市占比已達到60%;而210規格市場份額保持在20%出頭,且主要企業在新型電池的量產上都選擇了182規格。210戰線的堅定支持者天合推出的210R(182×210)組件尺寸也進一步向182組件尺寸標準靠近,組件尺寸回歸統一似初見端倪。
圖1. 不同硅片尺寸組件產出占比 (PV Infolink)
那么,組件尺寸統一給行業帶來哪些好處呢?
上游輔材
組件產品的生產需要整個產業鏈的配合,組件尺寸不統一,除了硅片和電池片尺寸規格受影響之外,邊框、玻璃等輔材也需要相應的調整,適應不同尺寸的需求。在增加上游企業制造成本和產線損失的同時,相應的成本也會直接轉嫁到組件制造企業,在原材料價格上漲的情況下,壓力最終傳到組件制造企業及終端應用,對光伏市場的發展造成不利影響。統一尺寸,則可以將這些人為因素對行業的影響降到最低。
下游應用
作為光伏電站的核心部件,光伏組件的尺寸不統一對下游應用端,尤其是大型地面電站的影響更為直觀和明顯。事實上,不同尺寸的組件,電流、電壓等參數也存在差異,項目設計階段就需投入精力和成本充分比對和分析,確定組件選型。若中途發生變更,組件方陣、支架方案等設計方案都需要調整,導致前期設計成本、方案前期的技術選型難度和重要性大幅增加。僅是安裝孔的位置不統一,就需要重新設計檁條和主軸,尤其對于跟蹤支架,電站建設成本直接受到影響。
在項目建設過程中,也會面臨諸多變數,市場需求火爆、抑或是近兩年頻現的因上游價格暴漲導致的組件供貨緊張,就會使項目建設非常被動,若不變更或是加購其他廠家組件則影響工期;若變更組件,支架、組件方陣都需要重新設計,變更成本相當高。晶澳、晶科、隆基出貨量占據行業的半壁江山,由這三家巨頭牽頭倡導的組件統一尺寸,在很大程度上緩解了這層顧慮,使項目在設計和建設中擁有更多選擇,更具靈活性。
不過我們要清醒認識到,歸根究底,光伏降本增效的根本之道在于產品效率的提升,單純通過擴大硅片、組件的尺寸增加功率來降低度電成本的做法簡單粗暴,實際應用效果如何值得商榷。在此基礎上形成的不同硅片尺寸、組件尺寸不是長久之道,甚至會掣肘光伏的推廣和應用。前兩年整個產業鏈飽受尺寸之爭困擾。隨著n型產品步入市場,電池技術和效率重回行業的關注點,期待在此基礎上,各家企業的競爭回歸理性,組件尺寸回歸統一標準,實現行業的健康、長遠發展。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