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石化石油工程建設公司深化改革扭虧脫困紀實
□ 寧 彬 孟慶江 李泰豫 封雪寒
今年以來,中國石化石油工程建設公司先后中標多個優質項目,國內新簽合同額完成年度目標任務的103.92%,同比增幅居集團公司石油工程板塊首位。更重要的是,該公司繼續保持經濟效益箭頭向上的良好局面,已經形成集團內部市場穩中有升、國家管網市場不斷突破、地方優質市場多元發展的格局。
該公司曾受寒冬期嚴峻的生產經營形勢和沉重的歷史遺留包袱影響,發展舉步維艱,在2016年被國務院國資委列為僵尸企業。面對生死存亡的考驗,石油工程建設公司以深化三項制度改革為突破口,大力推進項目制轉型,2018年摘掉僵尸企業帽子,實現3年持續盈利,經營績效保持在集團公司石油工程板塊前列,探索出一條僵尸特困企業扭虧脫困、轉型發展的拼搏奮斗之路。
轉變:從思想觀念開始——自上而下的形勢任務教育、橫向縱向的對標學習,堅定全員改革發展決心
“堅決與等靠要思想觀念決裂、與不適應發展的體制機制決裂、與粗放的管理方式決裂。”石油工程建設公司黨委提出“三個決裂”思想后,在全公司范圍內掀起一場轉觀念、勇擔當、聚共識的思想改革風暴。
為消除員工普遍存在的“往哪兒改”的猶豫、“要不要改”的疑慮、“怎么改”的困惑,該公司班子成員帶頭上講臺,講政策、上黨課、聚人心、鼓士氣。同時,公司在“一報兩微一網”宣傳平臺上開設形勢任務教育專欄,先后制作發布上百條重要會議圖解、專題形勢任務宣講和主題討論信息。
通過自上而下的形勢任務教育、橫向縱向的對標學習,在調整隊伍結構、改變分配制度等一系列改革過程中,“以效益論英雄”“工資是自己掙出來”的思想成為主流,全體干部員工思想狀態和精神面貌發生極大改變,吃大鍋飯的歷史一去不復返。
在市場開發工作中,等市場、靠政策、要扶持的思想大為改觀,全員想市場、全員闖市場、全員保市場成為干部員工的自覺行為。
破題:先改主席臺再改前三排——推行干部聘期制和契約化管理,在點燃干事創業激情上做足加法
確定項目制轉型方向后,改革先改誰?石油工程建設公司的答案是:先改主席臺、再改前三排。通過大力推行項目經理聘期制和契約化管理,進一步打破行政化的干部管理模式,激發項目經理等關鍵人員的內生動力。
2019年,他們率先在沙特MIP項目實行經營班子全部公開招聘,通過簽訂《任職承諾書》《任職協議書》《經營承包責任書》,要求項目經理對目標利潤等關鍵指標進行公開承諾,并明確規定項目結束時如果盈利,經營班子方可享受相應待遇。
按照新規定,授予項目經理人事管理權、設備資源統籌調配權,讓項目經理結合履職需要自主配置資源,提高資源利用效率,項目結束后職務解除,按一般人員管理,破除干部終身制。
解題:優化壓減中間層級——推行機構管理扁平化,在破解“大而全”“小而全”方面做足減法
項目制轉型進一步顯現了機構富余的弊端,為石油工程建設公司優化組織機構設置、全面壓減企業與項目實施主體中間層級創造了條件。
“我們對下屬單位進行重組整合,推動專業經營單位和基層單位由‘大而全’‘小而全’向‘專而精’轉變,對長期扭虧無望的單位,堅決關停并轉。”石油工程建設公司負責人表示。
截至2020年底,該公司專業經營單位由成立之初的16個,重組壓減為11個,基層單位由504個優化為142個。同時重新配置管理資源,對基層項目進行反哺,管理能力得到進一步提升。
基層管理人員反映,通過大力推進所屬單位項目直管模式,縮短了決策流程,強化了資源快速響應。對生產組織型基層單位,該公司重新劃分管理機關與基層單位界面,剝離基層機構非創效職能,由專業經營單位統一提供支持服務。“項目結束后,包括項目經理在內的所有員工都流向人才池,在人才池閑置的時間越長,收入會越低,這在體現‘干與不干不一樣’的同時,倒逼員工趕緊‘再就業’。”石油工程建設公司人力資源部負責人表示。
攻堅:收入實現能增能減——推行收入分配市場化、差異化,在價值導向方面做足乘法
收入能增能減,是三項制度改革的核心。
石油工程建設公司通過建立健全以績效和貢獻為依據的分配體系,去年整體收入差異化系數達0.44,項目經理收入最大差距為7.69倍,項目一線員工收入最大差距為7.4倍,實現了改革初衷。
在分蛋糕方面,各所屬單位壓減機關后勤定員、本埠機關工資總額,保證項目一線員工固定收入、保盈利項目績效獎金,促進想干事、能干事的員工向項目一線流動。同時,建立工資總額與利潤總額、營業收入、賬款回籠“三掛鉤”績效考核機制,所屬單位自覺向效益效率聚焦。
在員工收入方面,管理人員和項目經理實行年薪制,與經營效益及成本節約掛鉤;專業技術人員實行月度“績效+專項”獎勵,與項目效益及專項任務掛鉤;技能操作人員實行“計件績效+技術革”新獎勵,與工作數量質量掛鉤,有效調動各類崗位員工積極性。
穩妥:改革行穩致遠的關鍵——富余人員多渠道、人性化分流安置,在強化改革托底方面做足除法
人往哪里去?一直是推進改革中最棘手的難題。
富余人員顯現容易,妥善安置不易,特別是那些年齡偏大、技能單一、就業能力弱的員工。
實踐中,該公司堅持以員工利益為出發點,靈活運用政策,不斷優化精簡在崗用工,妥善分流安置離崗人員。截至目前,累計分流安置7096人,壓減比例達到37.6%。
積極盤活“轉一批”。成立人力資源共享中心,圍繞項目需求,開展轉崗培訓,幫助生產性和結構性離崗人員提升技能水平,實現轉崗再就業。
內部承攬“包一批”。積極響應集團公司上下游資源一體化要求,將公司富余人員轉化為下游企業緊缺的專業工種,有效轉移“養人”成本,截至目前,累計盤活2931人次,創收3.2億元。
強化管理“退一批”。對違反勞動紀律等未正常履行勞動合同及達到提前退休年齡的員工,在法律法規和集團公司政策允許范圍內,與員工協商一致后,通過解除(終止)勞動合同、提前退休等方式實現減員。
履行責任“養一批”。對于生理性離崗人員,通過內部退養、女工長產假等方式“養起來”,保障員工權益。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