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游戲到白酒,從半導體到鋰電……每一次資本市場風口轉換下,上市公司“跨界”追逐都備受市場關注。面對時下熱門的新能源領域,不少上市公司也“摩拳擦掌”。據記者不完全統計,目前僅布局鋰電產業鏈的上市公司就超過30家,其中去年至今布局的已有十余家。業內人士提醒投資者理性看待上市公司跨界投資熱門賽道,警惕部分公司“蹭熱點”。
多公司涌入新能源賽道
跨界布局消息發布次日,惠云鈦業開盤強勢拉升,當日收漲15.72%,總市值升至53億元。根據公告,惠云鈦業擬投資約62億元,重點投資磷酸鐵、磷酸鐵鋰項目及配套投資上下游產業的項目。
在惠云鈦業之前,包括龍佰集團、安納達、中核鈦白等在內的鈦白粉同行自去年以來也相繼展開對磷酸鐵鋰領域的跨界布局。中核鈦白去年2月公告擬投資121億元,建設年產50萬噸的磷酸鐵鋰項目;龍佰集團去年8月宣布將耗資47億元,投建年產20萬噸電池材料級磷酸鐵等項目。公開資料顯示,目前龍佰集團已擁有磷酸鐵、磷酸鐵鋰年產能各5萬噸;今年3月,金浦鈦業同樣宣布跨界,公司擬投資12.8億元用于建設磷酸鐵鋰等新能源電池材料一體化項目,該公司表示,通過新項目建設,將進一步延伸公司產業鏈,有利于孵化新的利潤增長點,提升公司整體盈利水平。
業內人士表示,受益于新能源汽車的快速發展,磷酸鐵鋰領域成為市場競逐的“香餑餑”,鈦白粉企業切入磷酸鐵鋰業務具有一定優勢。不過,隨著各個公司產能投產,市場競爭也會加劇,未來需要加大成本等方面的控制。
此外,主營生產綠色生態復合肥的芭田股份去年11月公告,擬以自有資金1億元投資設立全資子公司從事生產磷酸鐵及相關配套工程業務;云天化、萬華化學、川發龍蟒、富臨精工、龍蟠科技等公司也切入該領域。6月22日,云天化在互動平臺表示,公司磷酸鐵項目建設正按計劃推進,第一期10萬噸/年項目加緊建設中,預計可按計劃建成。
除磷酸鐵鋰外,乳業、養殖、地產等行業多家上市公司還將目光落在光伏領域。6月19日,軌道交通企業新筑股份披露重組預案,擬通過交易將光伏發電企業晟天新能源納為控股子公司;漳州發展董事長賴小強6月20日在業績說明會上表示,將以光伏發電為突破口,依托屋頂資源及整縣屋頂光伏等項目投資開發,取得一定規模光伏發電資源;經營業績持續承壓的乳業巨頭皇氏集團也希望借助企業廠房資源等為公司帶來新的利潤增長點,該公司新增投資企業華能皇氏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投資比例30%;養殖企業正邦科技的新能源布局近期也備受投資者關注,消息公布后的6月20日,正邦科技漲停,股價一度創下4月21日以來新高。
真跨界還是“蹭熱點”?監管持續關注
各類企業的跨界行為持續受到監管關注,多家公司先后收到關注函。6月21日盤后,惠云鈦業收到深交所關注函,要求公司說明投資磷酸鐵等項目的具體內容、投資目的,與公司現有主營業務存在的具體關聯,是否屬于進入新業務領域,以及投資資金來源等。對于62億元資金來源,公司此前表示投資額含以自籌、基金、并購貸款與其他合作方合資等方式的投資,以最終審批的投資額為準。財報顯示,截至一季度末,公司賬上貨幣資金不足4億元。
因與國家電投合作、跨界新能源而收到關注函的正邦科技,6月22日晚間對關注函進行了回復。該公司稱,項目前期主要將由國家電投進行投資建設,公司將通過租賃屋頂的方式收取租金,無資金流出。“以正邦科技目前的資金狀況,不太可能有充足的資金來投入。與國家電投的合作目前是一個戰略框架,后續相關具體項目實施還需要報批發改委等部門獲得配額支持。通過屋頂資源的租賃獲取租金收益也是增收的一種方式。”上海交大上海高級金融學院會計學教授陳欣認為,在市場活躍度不足的背景下,公司本身也有市值管理動機,如果股價能夠有比較好的表現,對公司來說可謂雙贏。
一位券商投研人士也表示,正邦科技當前財務情況不容樂觀,該公司近期因流動資金緊張還出現了超5億元的部分商票逾期未兌付的情形。截至目前,公司股價年內累計跌超30%。目前只是通過養殖場屋頂資源“收租”,但所謂新能源布局也是資本市場上不錯的故事。
此前被指“蹭熱點”的還有上市房企宋都股份,由于涉鋰,公司股價一度在16個交易日內拉出12個漲停。而后在股價高漲之際,該公司出售員工持股計劃股票套現約2.2億元,近乎清倉。“像宋都股份市值短時間內飆升,這樣的炒作對公司是有利的。從這個角度看,公司存在引導市場的動機。”前述券商投研人士表示。此外,主營鋼材煤炭貿易、同樣于近期表示籌劃涉鋰的*ST園城,在搭上概念后股價也連續攀升。
陳欣表示,當前熱門的新能源領域中,諸如鋰電資源價格的確在上漲,但對于跨界進入的企業來說,從建設到產能釋放時間周期很長,未來價格的走勢也存在不確定性。事實上,此前也有機構提示,短期來看受限于產能擴張較慢、市場需求激增等因素,市場將保持供需緊平衡狀態。但長期來看,隨著磷酸鐵鋰企業快速擴產及化工企業持續入局,磷酸鐵鋰的產能有可能出現過剩局面。
“對企業而言,沒有獨特的技術和資源盲目進入是很難深度參與并獲得收益的。對投資者來說,需要謹慎看待,應該對項目有更深刻的理解。同時需要意識到,對一些公司而言,跨界投資和收購也是短期市值管理的一種手段。”陳欣強調。
允泰資本創始合伙人付立春也提醒,上市公司在跨界投資與收購過程中也會涉及信息披露是否及時、是不是會對市場形成引導或者誤導以及是否會出現股價異常波動等問題,投資者應該相對理性地看待上市公司這類行為,跟風、追高的不確定性較強,還是需要具備一定的專業認知,對公司和行業等有深入的了解。
“上市公司跨界往往面臨較大的成本和風險,跨界收購一般適合于一些體量比較大、有多元化經營需求的公司。監管層比較支持企業圍繞產業鏈延伸,通過產業鏈上下游整合來壯大自己的主業。”武漢科技大學金融證券研究所所長董登新表示,作為上市公司,更應該尊重投資者,不應太短視,僅從諸如市值管理角度考慮問題,放眼長遠地將主業做大做強更為關鍵。(記者 韋夏怡)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