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發布年度報告顯示,全球核電業依然在低迷狀態徘徊。去年,全球范圍內共有13個核反應堆永久關停,總計退出的核電裝機量達1.02萬兆瓦,而全球在運行的核電裝機總量相較2018年,也減少了約4.5吉瓦。與此同時,歐盟在最新提出的“后疫情”時期能源轉型計劃中,將核電排除在外。核電業未來發展路在何方?
歐洲不愿再資助核電
據報道,歐盟委員會日前表示,打算設立一項總價值為400億歐元的“公平過渡基金”,主要用于支持高度依賴化石燃料行業的地區轉型發展低碳產業,并幫助受影響的人員,如煤礦工人等進行再培訓和轉型就業。
根據最新公布出來的一份文件,設立“公平過渡基金”是今年1月,歐盟推出的“可持續歐洲投資計劃”的一項重要組成部分。這筆資金將從歐盟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重建基金中撥款300億歐元,再由2021-2027年歐盟預算中撥款100億歐元。而歐盟各成員國代表一致同意,這項“公平過渡基金”既不應支持核電站的建設或退役,也不應支持與天然氣項目相關的投資。
據悉,這項提議將在歐盟各成員國、歐洲委員會,以及歐洲議會進行商討后再作出最終決定。然而,相關文件一經公布,即有部分東歐成員國提出異議,表示其在從燃煤發電向可再生能源過渡過程中,需要天然氣發電進行輔助,要求歐盟將天然氣項目納入資助范圍內。但沒有任何聲音提出應對核電再加以支持。而根據IAEA的報告,去年全球關停的13座核反應堆中,接近半數分布在歐洲,涉及國家包括德國、瑞典、瑞士等,這直接導致歐洲核電裝機容量減少了1.8吉瓦。
亞洲成裝機增長主力
事實上,自2011年日本福島核事故之后,全球各國對待核電的態度都變得謹慎起來,歐洲、日本等地更是大范圍關停核反應堆,甚至提出“棄核”計劃。不過,與歐洲的慘淡現狀不同的是,亞洲的核電裝機卻仍在增長。
根據IAEA的報告,2019年,全球共有6座新建壓水堆核反應堆并網發電,新增并網核電5174兆瓦,這其中約有77%的增量來自于亞洲國家。比如,韓國一座裝機為1340兆瓦的核電反應堆就于去年并網。
IAEA在報告中指出:“從中長期來看,未來全球核電裝機的增量部分將主要集中在亞洲。統計數據顯示,截至去年年底,全球共有54個核電反應堆在建,總裝機容量為57.4吉瓦。而這其中,有35座核反應堆位于亞洲國家,總計裝機量達36.5吉瓦。”
據標普全球普氏旗下能源數據分析部門PlattsAnalytics預計,受亞洲國家帶動,今年全球核電在運裝機容量有望增加10.7吉瓦。其中,日本和韓國重新啟動的核電站將貢獻大部分裝機。
今年3月,韓國的兩個裝機均為1000兆瓦的核電機組已經重新并網發電。PlattsAnalytics預測,今年全年,韓國將投運和重啟眾多核電機組,進而推動該國在運核電裝機容量增長約4.8吉瓦。
另有日本計劃于今年年底重啟兩臺核電機組,裝機容量分別為820兆瓦和826兆瓦。PlattsAnalytics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日本核電凈在運裝機容量約為6.8吉瓦。
低碳轉型仍離不開核電
IAEA指出,核電作為一種低碳排放的電力,對于全球電力系統實現低碳轉型能起到重要助力作用。數據顯示,2019年,全球核電總計發電量達到2586.2太瓦時,占到全球發電總量的10%左右,更是貢獻了約1/3的低碳電力。
世界核能協會總干事AgnetaRising表示,在全球清潔能源轉型過程中,核電將發揮重要作用。“我們預計,近十年間,全球將規劃100多個新的核電機組。”AgnetaRising說,“這將刺激數千億美元的投資,并創造數萬個工作崗位。與此同時,從長期來看,加快新建核電站還有利于推動可持續的經濟增長。”
國際能源署(IEA)也建議,全球各國應該將核電納入“后疫情時期”的經濟恢復計劃。IEA署長比羅爾表示:“鑒于當前的形勢,在低碳轉型過程中我們需要所有的零碳、低碳技術,核電當然不應該被排除在外。對于歐洲而言,該地區大部分的低碳電力都來自核電,為實現氣候目標,應該繼續在一定程度上支持核電發展。”
IEA在其最新發布的一份報告中指出,新建核電站將進一步促進低碳電力的發展,對現有核電設施進行改造和升級將“避免低碳發電量下降”,與此同時,延長現有核電站的使用壽命,也將有助于減少化石燃料使用。
據悉,經合組織的核能部門日前也發布了關于疫情過后的恢復計劃,其中就包括進一步提升核電業的成本效益、通過核電項目創造更多高價值的就業機會、在新的經濟復蘇計劃中為核電業爭取更多資金支持,以及利用核電建設帶動電力基礎設施的低碳化。經合組織核能部表示:“疫情過后,全球在恢復經濟的同時,不應忘記低碳轉型,而核電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員。”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