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0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山東省東營市黃河入海口考察調研,實地察看黃河河道水情和公司參與保護的黃河三角洲濕地生態環境,了解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等情況。
黃河三角洲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于渤海之濱,萊州灣畔的黃河入海口處,于1992 年10 月經國務院批準建立,2013年被濕地公約秘書處列入國際重要濕地名錄。這里是以保護新生濕地生態系統和珍稀、瀕危鳥類為主的自然保護區,是東亞—澳大利西亞路線和環太平洋路線兩條鳥類遷徙路線的重要“中轉站”、越冬地和繁殖地,是中國暖溫帶保存最完整、最廣闊、最年輕的濕地生態系統。
2019年,東營市政府實施了黃河三角洲國際重要濕地保護與恢復工程。也是從2019年開始,中國電建路橋集團PPP(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投資,水電三局、一局、六局、基礎局分別承建了東營市北二路沿線及金湖銀河片區綜合開發治理工程,承擔了黃河三角洲國際濕地的保護與恢復工程建設任務。其中承建的東營市北二路是連接勝利油田與黃河三角洲的生態景觀大道,此次習近平總書記便是這里乘車出發到黃河入海口進行考察。
北二路道路改造工程全長28.6公里,全面開通投入使用后,由原來的雙向四車道變成雙向八車道,平交路口由69個減少到30個,時速由60千米每小時變為80千米每小時,加上綠波通行,大幅減少了市民往來于東西城的時間,充分展現了城市快速路的特點。道路兩側的綠色景觀種植,更是為東營市人民打造了宜居環境,改變了東營市因鹽堿地原因綠植較少的生態環境。如今,坑坑洼洼的北二路已換新容,臭氣熏天的水溝已不見蹤跡,現在匯入黃河的是碧波蕩漾的東營河水。
因地制宜,形成特色。自入場以來,水電一局等單位堅持東營市黃河三角洲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規劃,在保護生態、形成特色上面利用原有東營河道改造,對老舊河道進行拓寬、改道、塑形,使之從原來的臭水溝蛻變為一條宜居休閑的好去處。在東營河治理施工過程中,水電一局共挖除河道土方近200萬立方米,清理河道淤泥約90萬立方米,種植的灌喬木、水生浮游植物約202萬株(棵),鋪設草皮地被約50萬平方米。
水電基礎局主要建設引水渠3304米,加寬隔壩13555米,建設連通閘7座,排水閘2座,鳥類棲息繁殖島11個,鳥類覓食區88公頃,魚類棲息處4處和生態島7處。項目于2019年底建成,通過引黃河水入生態區壓制海水,將原有的鹽堿地改造為生物多樣性富集的濕地,實現了黃河三角洲濕地長期穩定補水,改善了珍稀瀕危鳥類棲息環境,修復了退化濕地生態系統,提升了濕地生態服務功能。
中國電建廣大職工表示,將堅定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對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指示批示精神,立足公司發展實際,主動擔當作為,研究服務《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規劃綱要》,為實現黃河流域治理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貢獻新力量,注入新動能。
保護黃河入海口,保護黃河三角洲,保護生物多樣性,中國電建在行動。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