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海上風力資源豐富且風源穩定,將風電場從陸地向海上發展在全球已經成為一種新趨勢。
海上風電的優勢主要是風速較陸上更大,風垂直切變更小,湍流強度小,有穩定的主導方向,年利用小時長。
此外,海上風電不占用土地資源,且接近沿海用電負荷中心,就地消納避免了遠距離輸電造成的資源浪費。
近期歐盟成員國已經在呼吁簡化風電和光伏的審批手續,從而加快海上風電的開發速度。
根據GWEC數據,全球海上風電裝機量從2017年的19GW增長到2022年64GW,2022年新增裝機量為8.8GW。#海上風電#
國內方面,隨著深遠海開發技術的日趨成熟,海上風電的中遠期建設規模也在不斷提升。
短期來看,2022年海上風電招標高增長,將驅動2023年海風裝機高增長。
中長期來看,沿海省市陸續公布“十四五”海上風電裝機規劃。
據不完全統計,“十四五”海上風電開工或規劃規模合計達到108GW,約是2016-2020年我國海上風電新增裝機總量的13倍。
據GWEC統計,2022年我國海上風機公開招標量達到14GW,同比+406%。高招標量支撐下,預計2023年我國海上風電裝機量有望超過10GW。
伴隨著海上風機價格不斷下探及施工成本低逐步降低,我國海上風電具備長期成長潛力。
海上風電行業概覽
海洋風能發電是當今世界上發展最迅速的一種新能源技術,在地面風電場工程迅速發展的今天,我們也開始關注到陸地上風電發展所遭受的某些影響,如占地面積過大、噪聲污染嚴重等問題。
而隨著對海洋大量的風電利用以及當今科技的應用,海洋將形成一個快速增長的風能產業。
隨著海洋風電場技術的成熟與完善,風能也必定會成為中國東部沿海可持續發展的主要資金來源。
海上風電產業鏈
海上風電產業鏈上游為科技研發、設計咨詢、測量勘探公司,中游為主機廠與配件廠,下游為海上運營、檢測與診斷公司,在上中下游都需要各類型的海工裝備參與。
海上風電場的施工主要包括海上測風塔、海上風電機組、塔筒、風機基礎、場內海纜、海上升壓站、登陸海纜等設備的安裝施工。
海上風電基礎結構主要分為單樁、導管架、漂浮式基礎等,其中單樁主要應用于0-60米的中淺海,據SIF披露,單樁全球市場份額約70%,歐洲超80%。
陸風塔筒通過基礎環或錨栓結構固定于地面,無需樁基。
對于海上風電場的運維來講風電機組的運維為主要內容,根據維護的對象不同,小型運維船、運維母船、大型維護船、自升式風機安裝/運維平臺、大型起重船等。
風電零部件中價值量占比最大的為葉片環節,占風機成本超過20%,其次是雙饋機型的齒輪箱,成本占比接近20%。
在風電配件當中,價值量最大的是海上風電配套的管樁,單位GW價值量在18-36億元,其次為海底電纜,達到10-20億元。
深遠海化是海上風電長期發展趨勢
遠海風力資源豐富&政策驅動下,深遠海化是海上風電長期發展趨勢。
其核心驅動力在于:
1)近海資源有限,深海風能資源豐富。隨著各產業用海需求增長,近海開發空間趨緊,生態約束增強。與此同時,深遠海域風能資源豐富,限制因素較少。
據GWEC統計,全球近80%的海上風電潛在資源位于水深超過60米的地區,海上風電走向深遠海是長期發展趨勢。
2)深遠海政策不斷釋出,加速海上風電深遠海發展進程。以上海市為例,2022年明確指出對離岸距離大于等于50km的海風項目的補貼政策。
考慮到Q2-Q3是傳統風電旺季,同時今年山東、浙江、廣東依然有海上風電補貼,海風需求有望加速。以國家電投揭陽神泉二350MW海上風電項目增容項目為例,按照每千瓦補貼1500元,補貼容量為350MW,擬補貼金額為5.25億元。考慮到2025年并網節點在即,因此預計各地海風將建設加速,機構預計今年海風市場較去年會有大幅的增長。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