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浩渺的孟加拉帕德瑪河上,震耳欲聾的挖泥船轟鳴聲此起彼伏,噴薄而出的黑色泥漿宛若一條巨龍騰空而起……在“一帶一路”的重要交通支點、被孟加拉人民譽為“夢想之橋”的帕德瑪大橋河道整治工程現場,來自電建港航公司的建設者們正在井然有序地忙碌著,于浩便是這其中的一員。
凝心以成才,聚力以成事。2009年,于浩畢業后加入中國電建集團,初入社會便毅然決然投身海外施工生產一線。從門外漢到帶頭人,印證著十三年寒來暑往、日夜鉆研、勇攀高峰的奮斗者精神。
2014年,公司中標并承建孟加拉帕德瑪大橋河道整治項目,合同額11.13億美元,創造了迄今為止中國企業在國際市場承接疏浚項目單個合同額的最高紀錄。籌備階段,于浩便投身項目,自此扎根帕德瑪河畔,一干就是8個年頭。
于浩常說,他的心很“小”,因為只有小心謹慎,才能保障一線施工的平穩推進。身邊人卻說,他的心很“大”,因為他的心里不僅裝著生產一線,還裝著并肩戰斗的工友,是孟加拉帕德瑪大橋河道整治項目部廣大職工的堅實后盾。
孟加拉國地處亞熱帶季風氣候,常年處于高溫炎熱的氣候環境。每當雨季臺風來臨,于浩都始終戰斗在第一線,雨夜前往施工船舶檢查安全工作也成了家常便飯。干季搶抓生產工期時,他更是開啟“711”工作模式,每周工作7天,每天11個小時,在辦公室和施工現場連續奮戰,常常顧不上吃飯,一個安全帽、一瓶礦泉水幾乎成了他的個人標簽。從實驗檢測到工程管理,從質量管理到拋填生產,他始終站在施工生產和工程技術最前沿。這份無私付出的精氣神,保障了項目的平穩生產,也給駐扎在海外生產一線的普通職工帶來了一份真摯的親切感和安全感。
矢志創新、一往無前。8年來,于浩和項目部對河道整治工作的創新探索腳步也從未停歇。
2021年,項目部生產任務重、標準高、要求嚴、難度大。于浩通過鉆研思考,成功組織拋填施工隊革新工藝,摒棄傳統拋填方式,大膽推動工藝改革,成功將125千克土工袋單船拋填效率提升至日均12000個,單日拋填峰值超過15000個,日均效率提升幅度超過200%,為最關鍵的塊石拋填施工節省了大量時間。通過科學的施工面布置方案,還首次實現了項目同一斷面基槽/邊坡同時開展拋填施工,形成流水作業,大幅提升了水下護坡施工的整體效率,為項目部完成年度生產任務創造了有利條件。
于浩帶領一線施工管理人員和后勤職能部門技術人員,不斷加大創新力度,針對項目部技術難點、重點開展科技創新,2021年度新增10個科技立項,涵蓋了包括土工袋拋填、塊石破碎生產、多波束測量以及節能環保等多個施工技術領域,圓滿完成公司各項任務要求。其中于浩參與的科技課題《大型絞吸式挖泥船深水邊坡高精度自動開挖控制技術研究》榮獲電建集團一等獎,《承重70噸碼頭吊橋制作工藝研究與應用》榮獲電建集團三等獎,推動了公司在水利施工作業技術方面的縱深發展。
“一花獨放不是春,萬紫千紅才是春”。于浩在自身不斷提高的同時,還毫不保留地把技術經驗傳給他人。他經常“手把手”帶新人,針對項目部員工不同情況制定針對性工作內容,把“工作現場”作為“實訓現場”,將多年摸索的經驗傾囊相授。通過不斷探索創新,堅持相互學習、相互交流、成果共享的“團隊學習”理念,在實踐中培養“創新型”施工團隊和“專家型”人才,走出一條具有港航特色的海外港工疏浚施工隊伍建設之路。
“口勤、手勤、腿勤、腦勤”是于浩在多年的實踐過程中總結的工作訣竅。在他的帶動下,項目涌現出一批優秀的青年員工,大家積極組織小改小革、修舊利廢等生產活動,先后成立“預制塊填縫研究”等多個QC小組,并取得2項國家實用新型專利,為公司實現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有力的隊伍與技術支撐。
銳意創新永無止境。在孟加拉帕德瑪河畔,于浩和他所在的團隊扎根“一帶一路”項目,秉承“精益求精、盡善盡美”的工作理念,銳意進取改革,勇毅擔當前行,用智慧持續創新,用態度保證品質,用辛勞鑄就成功,為保障孟加拉帕德瑪大橋河道整治工程的完美收官勇立潮頭,奮勇前行!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