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謀全球生態文明建設,深度參與全球生態環境治理。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建設美麗家園是人類的共同夢想。面對生態環境挑戰,人類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命運共同體,沒有哪個國家能獨善其身”“加快構筑尊崇自然、綠色發展的生態體系”。當今世界正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新冠肺炎疫情正在全球蔓延,保護主義、單邊主義抬頭,逆全球化思潮進一步加劇,對全球生態環境保護造成不利影響。必須秉持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堅決維護多邊主義,建設性參與全球環境治理,為實現全球可持續發展貢獻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
我國力爭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經過深思熟慮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是我國生態文明建設整體布局的一部分。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是一場廣泛而深刻的社會性變革,是我國實現可持續發展、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也是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必然選擇。
一、構建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是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重要途徑之一
碳達峰、碳中和是一個非常復雜的系統工程,需要通過各種技術渠道和各種努力去減碳,大力發展風電、太陽能等新能源,構建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是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重要途徑之一。習近平總書記在氣候雄心峰會上宣布:到2030年中國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將比2005年下降65%以上,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比重將達到25%,風電、太陽能發電總裝機容量將達到12億千瓦以上。截至2020年底,全國全口徑發電裝機容量22億千瓦,其中風電+太陽能發電裝機容量5.35億千瓦,占總裝機容量的24.3%。全社會用電量75110億千萬時,其中風電+太陽能發電量7270億千瓦時,占全社會用電量的9.68%。2030年如果風電和太陽能裝機容量達到12億千瓦以上,則風電和太陽能發電裝機占比有望超過40%,電量占比23%左右。我國將形成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新能源的隨機性、波動性決定了新能源并網規模越大,協調平衡調節需求越大。研究表明當系統新能源電量占比達到10%時,系統調節需求將隨新能源占比提高而陡增。為了保障電力系統的安全穩定運行,需要大量的調節和儲能電源。
二、抽水蓄能是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
抽水蓄能電站啟停時間短、調節速度快,運行工況多,具有雙倍調節能力,是技術成熟,運行可靠且較為經濟的調節電源和儲能電源,是構建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截至2020年底,我國已建抽水蓄能裝機容量為3179萬kW,在建5243萬kW,已在建規模合計8422萬kW。實際投產運行的抽水蓄能電站在調峰、調頻、調相、緊急事故備用以及黑啟動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隨著近些年風電、太陽能等新能源的陸續并網,抽水蓄能在增加新能源消納,減少棄風、棄光等方面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呼和浩特抽水蓄能電站在投產運行充分利用前后使蒙西電網的棄風降低了約10%,棄光率降低了約5%。
根據國家能源局最新發布的《抽水蓄能中長期發展規劃(2021~2035年)》,到2025年,抽水蓄能投產總規模較“十三五”翻一番,達到6200萬kW以上;到2030年,抽水蓄能總投產規模較“十四五”再翻一番,達到1.2億kW左右;到2035年,形成滿足新能源高比例大規模發展需求的,技術先進、管理優質、國際競爭力強的抽水蓄能現代化產業,培育形成一批抽水蓄能大型骨干企業。因此抽水蓄能是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
三、大力發展抽水蓄能是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重要舉措
抽水蓄能在新型電力系統中發揮調峰填谷、調頻、調相、儲能、事故備用及黑啟動等作用,促進大規模風電和太陽能發電的入網消納,保障電力系統安全穩定運行。截至2020年底,我國已建抽水蓄能裝機容量為3179萬kW,在建5243萬kW,已在建規模合計8422萬kW。如果從1968年我國第一個抽水蓄能電站——崗南抽水蓄能電站開始,我們用了50多年的時間,即使從九十年代第一批大型抽水蓄能電站開始也有30多年達到了現在的規模,未來我們要用10年的時間完成過去30年的裝機規模,我國需加大馬力大力發展抽水蓄能。大力發展抽水蓄能是構建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必然要求。必將助力我國早日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為我國實現可持續發展、高質量發展做出貢獻。碳達峰、碳中和是我國生態文明建設整體布局的一部分,因此大力發展抽水蓄能是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重要舉措。(作者系中國電建集團北京勘測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規劃發展研究院院長靳亞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