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路透社報道,日前,中國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等9部門聯合發布《“十四五”可再生能源發展規劃》。計劃到2025年,其電網約33%的發電量來自可再生能源,明顯高于2020年的28.8%。
彭博社稱,2022年前4個月,中國對太陽能項目的投資增加了兩倍,使中國有望獲得創紀錄數量的清潔能源產能。
法新社稱,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可再生能源生產國。中國加快了對太陽能和風能項目的投資,以解決國內污染問題。北京已承諾力爭到2030年達到排放峰值,到2060年實現碳中和。中國最新的目標是到2025年將其風能和太陽能裝機容量翻一番。
近年來,中國以水能、風能、太陽能、生物質能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跨越式發展成效顯著。在開發規模上,中國可再生能源裝機規模突破10億千瓦大關,穩居全球首位。其中,水電、風電、光伏發電、生物質發電裝機規模更是分別連續17年、12年、7年和4年位列全球第一。在技術水平上,中國不僅有能力自主設計制造百萬千瓦級水輪機和全球領先的特高壩和大型地下洞室,更在短短幾年內實現了光伏技術的快速迭代,多次刷新電池轉換效率世界紀錄。在產業鏈上,中國風電等產業憑借自身“低成本、高技術”的國際競爭優勢,逐步占據歐洲高端市場,主導全球產業發展。中國光伏組件產量連續15年居全球首位,多晶硅產量連續11年居全球首位。
中國在可再生能源領域所取得的一系列成就,無不體現出中國對大力發展太陽能、風能、氫能等可再生能源的高度重視和先進的生態文明理念。面對地緣政治沖突帶來的能源供應危機,有的國家對能源安全的重視遠超能源轉型,而中國政府充分認識到“保障能源安全”和“實現雙碳目標”并不存在對立和矛盾,更多是短期目標和長期目標的區別,完全可以做到統籌發展。正是這種對可再生能源發展更具長遠眼光的理解和認識,促使中國根據可再生能源不同發展階段的特點,采取了既全面又具有針對性的措施來積極推動能源轉型。
在可持續能源發展的起步階段,國家在財稅金融、項目建設和電力消納三方面強有力的舉措發揮了核心作用。得益于固定上網電價、稅收優惠與減免、優惠貸款等一系列經濟激勵政策,風電“乘風計劃”、“光伏領跑者項目”等眾多國家級重大工程項目,以及完善的電力消納保障機制,中國可再生能源現在量和質上都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成為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任務的重要力量。
邁入“十四五”開局的窗口期,中國充分認識到發展可再生能源應當作為國家推進能源轉型的核心內容和應對氣候變化的重要途徑,全社會已形成“加快可再生能源高比例、高質量發展”的廣泛共識。在法律法規方面,中國注重可再生能源管理規范體系的建立,《可再生能源法》的出臺,標志著中國在可再生能源的總量目標、強制上網及全額保障性收購、分類電價等方面形成了基本的制度。在戰略規劃方面,作為能源發展規劃的補充,中國自2000年起每年都會編制出臺《可再生能源產業發展規劃》,形成了有效的預期引導和清晰戰略目標。在標準規范方面,國家能源局作為能源領域行業標準化工作的國家主管部門,已就可再生能源領域發布了超過660項標準,建立了較為完善的標準體系。
中國大力發展可再生能源,對于自身和全球而言都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從能源轉型角度看,中國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和全球制造業中心,風電、光伏發電等可再生能源的持續健康快速發展,不僅能夠徹底改變中國以化石能源為主的傳統能源結構,還為應對全球氣候變化、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積累了豐富經驗,為世界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做出了積極貢獻,更為其他國家解決現代清潔能源的普惠供給、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提供了有效借鑒;從能源安全角度看,中國大力發展可再生能源,一方面能夠有效減少對石油和天然氣的消耗和進口依賴,降低中國受化石燃料難以預測的價格波動影響,進而推動包容性經濟增長、新增就業和減貧。另一方面,世界各國受俄烏沖突的影響,對能源安全問題的重視顯著增強,紛紛尋求能源獨立,中國在可再生能源發展上的比較優勢,將有力推進世界在可再生能源和能效設備上的合作,為發展中國家提出可負擔、可持續的能源可及解決方案,也為促進全球應對氣候變化進程貢獻中國力量。
網站鏈接:https://cj.sina.com.cn/articles/view/3164957712/bca56c1002001y0mc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