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各地氣溫不斷攀升,今年全國最大電力負荷較去年出現較大增長。寧夏作為國家“西電東送”戰略的重要送端,在今夏全網用電負荷屢創新高的同時,還承擔著向國內多個省份大量送電的重要責任。迎著酷暑,經濟日報記者在寧夏深入采訪,看看這場能源迎峰度夏“大考”,這一“西電東送”戰略重要送端在如何答卷?
眼下正值迎峰度夏階段。6月初,廣東空調負荷已與去年7月高溫時段持平。6月中旬以來,京津冀等11省份開啟連續高溫模式,北京南郊觀象臺氣溫一度沖上40.7℃,打破6月中旬最高氣溫紀錄。在我國經濟運行總體回升情況下,今年對電力保供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
作為國家“西電東送”戰略的重要送端,寧夏的電被送往浙江、山東等10多個省份,責任重大。據國家電網寧夏電力調度控制中心介紹,經研判,今夏寧夏電網負荷將保持較快增長,最大負荷將達1720萬千瓦,同比增長近13%,最大外送功率達到1050萬千瓦。當地該如何更好保障東部迎峰度夏?
電煤儲量足夠用
東部熱起來,西部忙起來。
走進位于寧夏銀川東部的寧東能源化工基地,只見卡車穿梭,火車疾馳,一派繁忙運輸景象。作為國家重要的大型煤炭生產基地、“西電東送”火電基地、現代煤化工產業和循環經濟示范區,該基地承擔著電煤保供的重任。
其中,國家能源集團寧夏煤業有限責任公司是基地的核心支柱企業,主營煤炭和煤制油化工,煤炭年生產能力達6300萬噸,產量占寧夏煤炭總產量的近70%。“隨著寧夏現代煤化工等集群產業的迅猛發展,寧夏的煤炭不夠用了,需要從外省份調運煤炭。”寧夏煤業有限責任公司生產指揮中心主任朱長勇說,“我們成立了迎峰度夏能源保供工作專班,內外兼抓、綜合施策,嚴格落實國家發展改革委和寧夏發展改革委煤炭保供政策。”
優化生產組織增加原煤產量。針對過去兩年能源保供期間,礦井持續高位生產導致檢修欠賬增多、接續壓力加大、增產難度增加等矛盾,寧夏煤業有限責任公司所屬礦井利用今年初煤炭供需趨向寬松、保供壓力有所減緩的幾個月時間,集中精力檢修主力礦井,優化生產接續,調節采掘進度,為迎峰度夏期間增產增供奠定基礎。
利用市場淡季時機提升庫存。針對迎峰度冬后煤炭庫存急劇下降的問題,寧夏煤業有限責任公司抓住今年四五月份煤炭市場傳統淡季的有利時機,根據各礦生產和場地實際,統籌做好銷售和提庫存工作,動力煤庫存較大幅度增加,基本達到安全庫存水平,增強了迎峰度夏期間保供能力。
增加優質煤炭調入量。由于寧夏區內煤炭無法完全滿足需求,寧夏煤業有限責任公司拓展化工煤采購渠道,化工煤采購量同比大幅度增加,增加了電煤供應量。其中,“疆煤進寧”是一個穩定來源。“我們努力做好‘疆煤進寧’穩定增量工作。除了鐵路運輸,還開辟了公路運輸,有力補充了鐵路運力不足造成的煤炭采購欠量,煤炭采購量不斷攀升。一季度,完成國家能源集團新疆能源有限責任公司煤炭采購12.07萬噸,為完成全年煤炭采購目標奠定了堅實基礎。”寧夏煤業有限責任公司運銷公司總經理孟超說。
借助國家能源集團一體化運行優勢,寧夏煤業有限責任公司持續提高煤炭供應鏈穩定性,一方面強化與生產礦井、運銷公司、寧東鐵路和亙元物流等單位業務協同,實現精準高效保供,滿足用煤需求;另一方面協調國家能源集團所屬神東公司、貨車公司、包神鐵路等子公司,穩定內部煤炭調入量。
“目前我們的電煤儲量可保證電廠需求,而且還在調集,迎峰度夏完全夠用。”朱長勇說。
連續發電有保障
國家能源集團寧夏電力公司是“西電東送”寧夏區域發電的主力軍,主營業務覆蓋電力、熱力等五大板塊,擁有15家火電公司和3家新能源公司。截至今年一季度末,發電總裝機規模達2069.3萬千瓦,其中火電裝機1944萬千瓦,占寧夏電網統調火電裝機容量的65.43%;今年1至5月份,完成發電量371.32億千瓦時。“我們成立了迎峰度夏能源保供工作專班,建立了保供例會機制,由主要領導親自部署和督導,強化包保責任,確保保電責任不懸空。”該公司黨建部主任邵慧說。
電煤是火電廠的命根子。迎峰度夏前,寧夏電力公司及時召開保供專題會,研究制定煤炭保供方案。除區內就近購煤外,他們還加強與外省的重點煤源企業合作,加大市場經濟煤種采購力度,加快調運節奏,保持煤場庫存在合理高位運行。目前,他們的燃煤庫存達300.6萬噸,可用天數超過26.8天。
設備是火電廠的臺柱子。寧夏電力公司今年計劃安排26臺機組檢修,上半年已完成9臺,在修機組5臺。按照檢修安排,他們將全力督導各基層單位抓好機組檢修消缺工作,利用機組調停、備用時機,按照“遇停必修、修必修好”總體要求,合理安排檢修施工,嚴把安全關、質量關和驗收關,為安全度夏打下堅實基礎。
在國能寧夏靈武發電有限公司,生產秩序井然有序。這里是“西電東送”重要電源支撐點,現裝機容量332萬千瓦,包括一期2×60萬千瓦亞臨界直接空冷機組,二期2×106萬千瓦世界首臺(套)百萬千瓦超超臨界空冷火電機組。其中,二期機組徹底改變了我國空冷機組技術、設備依賴進口的歷史。
“在保障發電機組正常運轉的同時,我們不斷創新,提高生產效率和可靠性。我們研發投運了國內首個全容量飛輪儲能與火電聯合調頻示范工程,可以有效支持大電網的安全穩定運行,為煤炭清潔高效綜合利用、輔助新能源消納提供關鍵技術支撐。”該公司總工程師王海波說。
作為國家“西電東送”戰略的重要送端,寧夏通過兩條特高壓外送通道向全國輸送電力。其中,寧夏電力公司鴛鴦湖電廠是寧夏唯一的雙通道外送電源點,也是西北最大的煤電企業,累計輸送電量超1200億千瓦時。“我們成立了迎峰度夏領導小組,5月底前完成了所有設備的檢查檢修,制定了應急預案并進行演習。我們將持續加強對迎峰度夏工作的過程控制,確保迎峰度夏順利進行。”該電廠黨委委員、副總經理張仲琪說。
除了火電,作為全國首個新能源示范區,寧夏還大量投入運營了光伏發電站和風力發電場。截至去年年底,寧夏新能源裝機達3040萬千瓦,已經超越煤電,為“西電東送”提供了充足“綠電”。
通道暢通保需求
“西電東送”需要堅強高效的電網。走進國家電網寧夏電力調度控制中心,大屏幕上數字閃爍,調度員們正在計算機上認真監控。“我們印發了《國網寧夏電力有限公司2023年迎峰度夏電力保供工作方案》,從健全完善工作機制、提升電源發電能力等6個方面細化制定24條具體措施。”該中心調控處處長耿天翔說。
2011年,世界首條±660千伏電壓等級寧夏—山東青島直流建成投運,每天可將近1億千瓦時電送到山東;2016年,±800千伏寧夏—浙江靈紹直流建成投運,可將寧夏風力發電、光伏發電及火電打捆送至浙江,年外送電500億千瓦時,國家“西電東送”戰略送端正式形成。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年底,寧夏電力外送總能力達1400萬千瓦,累計外送電超過6000億千瓦時,通過相關交易機制,分送至四川、重慶、上海等10多個購電省市。
“建成后的銀東工程、靈紹工程不負厚望,送電量年均增長率達27%,連續6年實現百億級階梯式增長。其中,外送直流能量可用率達97.6%,運營效率全國第一。作為送端站,銀川東變電站曾獲新中國成立60周年百項經典暨精品工程稱號,靈州換流站是國家電網公司首批四個數字化變電站之一。可以自豪地說,寧夏‘西電東送’大通道是堅強高效的。”國網寧夏電力公司發展策劃部主網規劃處專責郭寧說。
為迎峰度夏,國網寧夏電力公司努力抓好電網運行。他們統籌電網檢修調試安排,對8座750千伏變電站、2座換流站進行全面檢測,加強換流站、“三跨”線路等運行維護;發揮“中長期為基礎、現貨余缺互濟、應急調度救急”的機制作用,用好用足跨省份通道能力,最大程度減小電力缺口,并保證足夠網架強度。
“隨著能源結構轉型升級,新能源發電占比逐年增加。傳統火電機組不僅要降低出力,還要在新能源出力不足時及時補充。因此,我們精心調度,盡量使用新能源。新能源發電量大時,電力調度中心會根據需求讓火電停機,并會對火電深度調峰,盡可能消納新能源。”耿天翔說,“我們還努力用好儲能。迎峰度夏的重點是晚高峰,白天新能源會充電,待晚上需要時放電。”
從外送看,寧夏兩條直流大功率有序運行,保障了中東部地區巨大的用電需求。而且,外送通道還在擴大。6月11日,寧夏—湖南±8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開工建設,這是我國首條以輸送“沙戈荒”風電光伏大基地新能源為主的電力外送大通道,送端位于中衛市,建成后每年可向湖南輸送電量360億至400億千瓦時。
“寧湘工程,未來可期。既然是首條,必然會帶來前所未有的挑戰。新能源具有的不穩定性,成為擺在國網寧夏電力面前的一道難關。不過,我們會持續攻關相關難題,推進‘新能源+儲能’‘源網荷儲互動’等新技術示范應用,為工程推進提供有力支撐。”國網中衛供電公司調度控制中心調度員陳雨說。(經濟日報記者 拓兆兵)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