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月6日,中央企業新能源智慧運維服務合作項目集中簽約儀式在北京舉行。《證券日報》記者從現場獲悉,當日,中國華能與13家中央企業共完成22個項目的合作簽約。
國資委黨委委員、副主任翁杰明表示,此次簽約,主要通過資源共享、業務協同、在線服務、管理提升等多種途徑開展智慧運維服務合作,標志著中央企業新能源專業化整合從單個協調向整體推動轉變,新能源管理從分散式向精益化轉變,新能源運營從單兵突進向共享共贏轉變,新能源發展從規模擴張向專業化、集約化轉變,對于更大范圍優化資源配置、提升企業效率效益和核心競爭力、促進新能源產業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探索央企專業化運營新模式
2022年7月份召開的中央企業深化專業化整合工作推進會上,國資委就曾提出“鼓勵中央企業加強方式方法創新,通過共建產業生態圈、構建行業云平臺等多種方式推進專業化整合,加快國有經濟布局優化與結構調整。”
翁杰明表示,推進新能源智慧運維專業化服務合作,就是要通過強化資源的協同共享和智慧服務促進相關中央企業的合作共贏,探索專業化運營的新路徑、新模式。
自“雙碳”目標提出以來,促進新能源和清潔能源發展被擺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中央企業亦加快布局新能源產業,為加快調整能源結構、更好保障能源安全發揮了重要作用。
據中國海油黨組成員、副總經理周心懷介紹,去年中國海油發布了“雙碳”行動方案,部署6大行動、23項重點工程,決定“十四五”期間每年將拿出資本開支5%至10%投入新能源新產業,全面推動新能源產業發展。
結合《證券日報》記者從國資委獲取的信息,近年來,已有約半數中央企業進入新能源領域。
“但要看到的是,目前‘跑馬圈地’‘鋪攤子’和‘一窩蜂’等問題時有發生。”對此,翁杰明強調,有關中央企業要結合自身功能定位、主責主業和資源稟賦,綜合考慮項目所在區域、投資收益和資產質量,有序開展新能源投資運營,在新能源數智轉型、專業運作、協同發展等方面加強合作,促進中央企業新能源布局結構整體優化,切實形成合力,有效避免“一哄而上”、過度競爭。
翁杰明表示,此次推進新能源智慧運維專業化服務合作,就是要通過強化資源的協同共享和智慧服務促進相關中央企業的合作共贏,探索專業化運營的新路徑、新模式。未來新能源業務將逐步向新能源主業企業和優勢企業集中,對于專業運作水平高、集約化管理能力強、經營效益好的項目可以獨立運行;對于偏離主業、運營成本較高、缺乏管理能力的項目應通過共享服務、委托代管、重組整合等方式開展更大范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的專業化運營與合作,加快打造產業融合、優勢突出、競爭力強的新能源產業集群。
高質量發展新能源產業
大力發展新能源產業,既是中央企業加快國有經濟布局優化和結構調整的重要內容,也是當前我國能源轉型發展的迫切需要。
據中國華能黨組書記、董事長溫樞剛介紹,2022年,中國華能新能源開工2407萬千瓦、投產1295萬千瓦,新能源裝機規模突破5000萬千瓦,均再創歷史新高。
國資委提供的最新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年底,我國新能源裝機規模已達7.6億千瓦,穩居全球首位,發電量占比穩步提升。
翁杰明坦言,中央企業是新能源產業發展的主力軍和國家隊,但部分中央企業的新能源項目仍然存在“小、散、弱”等問題。要充分發揮新能源智慧運維平臺在系統建設、智能監測、集控運行、維護檢修等專業化服務功能,將分散的新能源項目實施集約化管理,充分運用信息技術手段和數字化管理為生產運營賦能,加快建立科學高效的管理體系,不斷增強大數據、快響應、低成本的新能源管理能力,促進項目質量效益顯著提升。
據記者了解,國資委將組織開展中央企業新能源產業對標評估,幫助企業找準短板和弱項,進一步提高運營管理水平和效率效益。
2022年12月份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加快新能源、人工智能、生物制造、綠色低碳、量子計算等前沿技術研發和應用推廣。”“狠抓傳統產業改造升級和戰略性新興產業培育壯大,著力補強產業鏈薄弱環節,在落實碳達峰碳中和目標任務過程中鍛造新的產業競爭優勢。”
對此,翁杰明表示,有關中央企業要加強關鍵核心技術攻關,重點圍繞儲能、先進輸電技術、大型能源基地多能互補等制約新能源消納的關鍵領域開展技術創新和攻關,以科技硬實力支撐“雙碳”目標落實落地。要重點布局新能源高端裝備產業,大力發展大功率海上風電、高效光伏發電等清潔能源裝備和新能源汽車等應用終端體系,推動新能源產業成為我國經濟增長的新引擎。(記者 杜雨萌)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