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能源-環境關系要在“雙三角”分析框架下分析。“雙三角”分為“可持續發展三角”和“不可能三角”,前者由“經濟—能源—環境”組成,后者由安全性、清潔性、經濟性構成。兩個“三角”達到互動、動態平衡。
國網能源研究院能源戰略與規劃研究所所長魯剛
隨著能源轉型,從“可持續發展三角”看,形成以能源綠色發展引領經濟社會綠色發展的新關系。從“不可能三角”看,面臨能源發展安全性、經濟性、清潔性要求互相制約的新局面。從“雙三角”整體看,存在能源行業傳統發展模式與經濟-能源-環境協調發展日益提高要求不相適應的新矛盾。
唯有實施能源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發展現代能源經濟,以技術創新與體制機制改革的辦法,才能解決新矛盾,實現兩個三角在更高水平上的協調,也即實現能源高質量發展。
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是一場廣泛而深刻的經濟社會系統性變革,將帶來幾個變化。
一、在國家多重戰略目標疊加下,我國將形成“經濟—能源—環境”三者同步重大調整的局面,即同步實現新發展格局—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碳達峰、碳中和。
二、在“可持續發展三角”全面調整與作用下,對安全性、清潔性、經濟性要求進一步提高,能源“不可能三角”收縮幅度變大、節奏加快。
三、經濟與環境的耦合關系更加緊密,能源在經濟與環境能否協調發展中的作用更加凸顯;電力系統碳達峰、碳中和目標路徑事關全局,構建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意味著行業重大歷史發展機遇。
四、新發展格局是經濟發展方式和布局的主動“轉軌”,對一般意義的能源低碳轉型提出了新要求,能源應進一步發揮支撐、促進、引領“轉軌”的重要作用。
五、總體上,“雙碳”將有力提升我國能源安全保障水平;同時,未來能源安全保障重心進一步向電力系統轉移。
電力碳達峰、碳中和路徑對經濟能源環境關系有什么影響?
一、行業間碳預算的分配,不僅意味著不同行業的碳減排責任與轉型挑戰,也影響全社會碳中和總體成本,更決定著未來大國競爭的產業高地和綜合實力所在。
二、技術突破方向抉擇,關系到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現代能源經濟,以及新型能源基礎設施建設。
三、碳達峰不是攀高峰,培育新型電力系統產業,既要與傳統行業協同發展,也需要在能耗指標、碳強度指標等方面實現“騰籠換鳥”。
四、電力從碳達峰到碳中和,采用先慢后快減排路徑,總體有利于動態緩解“不可能三角”矛盾;同時,要求“十四五”“十五五”加大技術投入和產業培育節奏,為釋放經濟社會綠色發展遠期紅利孕育動力。
五、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建設,高投入、高拉動,電力產業在國民經濟發展中將更具全局性戰略性位置,創新力和帶動力作用日益凸顯。
如何解決?立足新發展格局、培育現代能源經濟,形成低碳電力產業發展引導政策,著力自主技術創新扶持;實現經濟-能源-環境關系協調需要加強“雙碳”路徑頂層設計,貫通國家、地方、行業和企業多方主體的責任鏈條;全面建立完善市場機制,提升能源治理水平;引導社會各方提升對綠色價值的全面認識。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