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正值迎峰度夏的關鍵時期,記者在浙江等地調查發現,虛擬電廠正在走進現實,聚合充電樁和儲能等資源,為電力保供服務。
聚合充電樁 虛擬電廠“削峰填谷”讓利消費者
虛擬電廠就是憑借能源互聯網技術,將閑散在終端用戶的充電樁、儲能、空調、分布式光伏等電力負荷資源聚合起來,并加以優化控制,參與電網運行,我們來看記者的報道。
在浙江海寧的一個快充站,中午1點正好是當地用電的低谷期,這里每度電的價格降到了0.6元,大量的新能源營運車輛排隊充電。這個充電站也接入當地的虛擬電廠平臺,在中午光伏發電量較大的時候,消納清潔能源為電網填補。
虛擬電廠激活儲能資源 企業積極“增儲”獲益
除了充電樁資源以外,儲能項目也是虛擬電廠的重要資源。在接入虛擬電廠之后,儲能項目如何實現盈利、收回投資,又會產生哪些新的業態和商業模式呢?我們繼續來看調查。
在安徽合肥,當地的虛擬電廠正式接入了25座換電站,參與輔助調峰,用電高峰時可提供1.3萬千瓦的負荷資源,相當于兩千多戶居民的用電負荷,同時也能為企業帶來一定收益,虛擬電廠在安徽正式進入商業化運營階段。
“電力+算力”聚沙成塔 虛擬電廠促新業態涌現
虛擬電廠聚合了我們身邊熟悉的電力負荷資源,這里面包括空調、充電樁、儲能等等。如何把這些分散的資源用好并獲得收益,算力在其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而電力加算力正在促進新業態的加速落地。
在浙江金華義烏小商品市場,一棟商業樓宇剛剛接入虛擬電廠平臺,在用電高峰時,可以通過調節空調溫度和照明來實現調峰,參與調節的每度電可以獲得8元的收入。
國網義烏市供電公司虛擬電廠業務工作人員 黃德志:“(用電高峰)按照兩個小時來計算,900千瓦、兩個小時,那么就是1800度電,1800度電可以獲取收益大概是14400元。”
在浙江金華虛擬電廠的指揮中心,可以智能管控樓宇、空調等負荷資源,實時調整溫度,還能與電力交易中心互通,讓資源供應方獲取經濟收益。
國網金華供電公司虛擬電廠負責人 侯健生:“未來通過我們系統的快速連接、快速響應,聚沙成塔,可以逐步提高我們的空調的接入能力。交互完成之后,我們的補貼由聚合商來進行發放。”
在湖北,國家電網將當地13000座5G基站接入虛擬電廠,可調節負荷超3.8萬千瓦,利用算力搭建起基于虛擬電廠的調控一體化系統。
國網湖北電力調控中心虛擬電廠建設辦公室主管 汪紅波:“把可調節的空調、照明、電動汽車、5G鐵塔基站等分散式負荷資源納入控制系統,深度挖掘和發揮負荷側參與電網調節能力。”
業內人士表示,當前新型電力系統正在加速建設,虛擬電廠可以通過算力的支撐來平衡風電、光伏等新能源的不穩定性。
國網海寧市供電公司總經理 張海春:“它相當于是一個剛剛建立起來的一個人工智能的初級模型,相當于自動駕駛中的L1級別的安全級別。未來如果通過大量算力的模擬仿真,它將來的智能化水平、應對的能力效率,那就達到更高的水平,比如(無人駕駛的)L2。”
根據相關機構預計,到2025年,虛擬電廠平均每年投資建設規模達到200億元,運營市場規模每年在50億元以上。(來源“央視新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