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8月,我國新能源汽車的批發滲透率首次達到了20.1%,而且在接下來的兩個月也依然是繼續上升的態勢,這個速度比去年發布的《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圖2.0》規劃的更快了一些,這也是我國新能源汽車增長首次跑贏了“大盤”,走在了規劃的前面。
在新能源汽車市場迅速發展的階段,仍存在一些問題,其中包含了動力電池的安全性問題。但從最新的消息來看,這個問題也即將被根除,可以說添上了電動化時代的最后一塊拼圖。
讓5分鐘安全逃生成為歷史,靠的是改變思維定勢
2020年5月12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和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發布了三項有關電動汽車的強制性國家標準。在新標準中對于動力電池的熱擴散問題進行了明確的要求,要求電池單體發生熱失控后5分鐘內不起火不爆炸。
該規定增加了高壓部件阻燃要求和電池系統最小管理單元熱失控考核要求,進一步提升電動客車火災事故風險防范能力。但是,即使是5分鐘的要求,對技術的變革也是難上加難。畢竟動力電池需要更高的能量密度以及更快的補能速度,那就需要有更活躍的化學性質。放電快、補能快,那自然“燒”起來也快。
許多車企采用了各種創新的架構,更新了電池能量的管理能力。對于動力電池材料的配比,也做了不少的革新。從結果來看,新一代動力電池在安全方面得到了很大提升,但還不足以打消用戶的所有顧慮。
在進一步的研發中,研究人員發現通過提升電池包內防火絕熱材料的能力,可以產生非常好的效果。如果這項技術進一步發展,極有可能改變當前動力電池,甚至是電動車安全市場的格局!
動力電池包的忠實保鏢,FRT防火材料立大功
鋰離子電池因為自身活躍的化學特性,需要采用防火隔熱材料來防止某塊電池單體過熱對臨近電池產生影響,以往都是使用硬質材料來完成這一工作。
然而,硬質材料往往密度大、材料硬、固定麻煩,這便導致了它的先天匹配能力較弱。除此之外,硬質材料還更容易掉分掉渣,也很容易造成周邊CCS的磨損,這也導致它們本身的隔熱能力會隨著時間推移而逐步弱化。
而長期使用中的磨損往往是不受控的,且硬質材料的潰縮吸能能力也是比較弱的,如果動力電池的安裝不夠完美,它會在之后的相對運動中不停發生“硬”摩擦,從而隔熱能力降低,從而起火的概率大大增加。
今日,由賽伍技術Cybrid®推出的FRT防火材料,很大程度解決了這些問題。賽伍技術Cybrid®成立于2008年11月,從事薄膜形態功能性高分子材料的開發已經有13年的歷史,在業內有著相當大的影響力。比如比亞迪赫赫有名的“刀片電池”,選用的就是賽伍的絕緣材料。
賽伍最新的FRT防火材料采用的是三層復合結構設計,將傳統的硬質的絕緣材料,改成了柔性材料。其結構分為三層,分別是相變層、隔熱層、增強層,其中玻纖布主要用于維持材質的整體強度,基體樹脂硅橡膠這種復合無機填料則可以在高溫下形成陶瓷化層,具有較強的隔熱效果,而它的無鹵阻燃劑,也可以做到無毒無害綠色環保。
從數據上來看,FRT防火材料的隔熱能力確實相當出眾,它可以滿足1300℃火焰沖擊30min實驗。將FRT防火材料采用1300℃持續火燒,它還會整體陶瓷化,平均溫度在470°C-499°C之間而且整個燃燒過程無煙霧、無氣味產生,真可謂天生的阻燃劑。
除此之外,賽伍防火材料還能很好的滿足絕緣、耐壓級長期可靠性測試性能。其柔性的特征,長期擠壓并不會出現磨損,而且能長效維持高絕緣性。
和硬質材料相比,FRT防火材料的體積、密度更小,抗沖擊性能更強,而且能有效減少磨損和掉渣;和已有防火材料相比,FRT防火材料可以耐得住高強度火焰沖擊,具有更優的隔熱效果。
賽伍技術Cybrid®還專門為FRT防火材料設計了可靠的熱失控模型,搭建可靠的測試平臺,所有測試標準遠遠高于國標。賽伍技術Cybrid®作為全球領先的綜合高分子材料方案解決商,在研發方面沒有先例可循,基本都是靠自身的技術積累和商業嗅覺不斷推出新的解決方案。
即使是廠家對隔熱材料的抗沖擊性有更高要求,賽伍FRT防火材料也可以與云母板配合使用。這樣既能保證隔熱材料的抗沖擊性,又可以滿足隔熱要求,可以從根本上解決動力電池熱失控的問題。
生產更簡易,成本更低
只擁有出色的性能,往往并不一定可以占領市場。賽伍FRT防火材料還擁有布置簡單、生產容易、成本低的優勢,這意味著它會有超強的推廣性。
上圖為它的工藝生產流程,從原料整合、硫化,到收卷分條模切。可以看出,完成整個過程并不復雜,不僅完全可以自動化上線,卷材供應的方式也更易于廠家接收。相比易碎的硬質隔熱材料,它的整個生產環節更簡單,運輸也更加方便。
賽伍技術Cybrid®按照不同的指標要求,有FRT-0002B、FRT-0005B、FRT-0010B、FRT-0015B、FRT-0018B五種不同規格的產品,分別對應不同的材料厚度,可以滿足不同的使用需求。
可以預見,它將在國內動力電池市場,掀起新一輪的旋風。就像前不久的特斯拉柏林工廠開放日,馬斯克重點強調的那樣:“特斯拉最大的優勢,其實是它出眾的工程能力。長續航電池或者神乎其技的自動駕駛技術,很多車企都能造,而工程方面的革新,往往還有更厚實的技術壁壘。”
來源:賽伍技術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