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9月,聯合培養班學員正在110千伏水瀝輸變電工程進行電纜接頭安裝作業。 陳方靜 攝
電氣工程專業研究生畢業后,李濛在廣東電網公司廣州供電局輸電管理二所已工作三年,主要職責是日常巡視、防外力破壞、隱患消缺和檢修等。但過去的半年,經過1個月的集中封閉培訓、5個月的工程項目實戰訓練,李濛有了很不一樣的收獲。
“以前電纜敷設好后,往地下一埋,我什么都看不到。現在我知道它一步步是怎么做的,對結構、原理有更深的理解,出現問題、故障或者隱患,我能知道是為什么,該怎么去解決。”李濛說。
今年4月,為落實網省公司加強“三基”建設精神要求,全面提升電纜專業核心人才的技術技能水平和項目管理能力,廣州供電局、南方投資集團創新開展了電纜專業聯合培養,選拔了包括李濛在內的26名學員,為期6個月。
“此次聯合培養規模大、專業強、鏈條全,以同等標準、同等培養的原則,為主業、輔業單位提供互相對照、互相學習、互相促進的機會,為雙方培養了一批匹配發展、結構合理、充滿活力的高技能實戰型青年專業人才隊伍。”廣州供電局人力資源部相關負責人說。
作為廣州供電局改革創新的一次重要嘗試,電纜專業聯合培養既是對未來高價值人才培養模式的有益探索,也為新階段廣州供電局開展“三基”建設、三項制度改革等工作提供了良好的范本。
破局
在基層一線鍛煉和選拔人才
26歲的聯合培養班組長陳鵬飛比李濛早工作一年,現在是廣州供電局輸電管理一所高級作業員。可因為缺乏工程實戰經驗,在進行項目驗收時,他總覺得很多標準拿捏不到位。“大家總是講,要抓細節,可你就是找不到容易犯錯的地方。有的老師傅就會說,如果你干過工程,這些東西你肯定就明白了。”
聯合培養班臨時黨支部副書記、廣州供電局輸電管理二所中級作業員阮耀萱也有同樣的感受。“之前參加現場協調會,有施工單位指出,由于條件的限制,某個地方無法按照設計要求去做,協商采用新方法去施工是否可以。”阮耀萱說,“如果規程里沒有規定、現實里又很少這么做,而且我沒有遇到過,那我很難拍板到底行不行,或者去提出建設性意見,只能請自己的師傅來。”
培養高技能實戰型人才,是廣州供電局生產業務運作中的一個痛點。
廣州供電局生技部相關負責人介紹,以往主網單位電纜運行人員參加電纜工程施工、檢修及交接試驗機會較少,對工程管理參與深度不足,在工程驗收、設備缺陷和故障的分析處理等環節應對能力相對不足。而南方投資集團下屬各單位對設備運行相關規程、規范掌握程度不夠,在電纜工程施工、檢修過程中無法完全對標主網單位的運維要求,也缺乏具備獨立管控施工現場、管理工程項目能力的骨干人才儲備。
如何解題?在基層一線鍛煉人才、進而選拔人才,或許是破局的關鍵。今年4月,廣州供電局、南方投資集團共同組建電纜專業聯合培養班,優先從具有一線生產經驗及電纜專業背景的基層員工中選拔26名學員,制定差異化培養策略,努力提升基層員工的崗位技能,補齊學員專業短板。
在培養過程中,學員將理論學習和技能實踐相結合:前期,在清河電纜培訓基地系統學習電纜專業與工程項目管理相關理論知識,掌握工程相關的全方位電纜實操技能;后期,進入南方投資集團下屬單位廣州市電力工程有限公司與聯合班組所承擔的工程項目施工所在地,參與全過程管理,包括項目前期可研、現場勘查、施工方案編制、現場施工和驗收等環節。
攻堅
首戰就啃下“硬骨頭”
就這樣,一群不同崗位、不同經歷的人,組成了一個班組。他們共享資源,參與實戰訓練,互相學習促進。
開班伊始,廣州市電力工程有限公司電纜二班副班長林文強心里有些忐忑。“以前工作上都有交集,但還是有點擔心,主業這幫同事到底能不能吃苦,去施工現場身體能不能熬得住。”林文強說,實際證明,他們很能吃苦,不怕累、不怕臟,大家一起干、一起堅持,也收獲了彼此的友誼。
刻板印象的改變,來自于一次次的工程攻堅。
5月19日下午,聯合培養班接到緊急任務,220千伏麒永線遭受外力破壞發生故障,嚴重影響廣州市越秀區用電。此次故障電纜截面達2500平方毫米,也是目前廣州最大截面電纜,每米重達百斤。受場地制約和電纜保護的需要,1000公斤電纜必須通過人力搬運至現場,再進行敷設安裝,對搶修進度把控、安全風險管控都提出了極大挑戰。
“大家一起上!”聯合培養班班長盧漢泉號召大家擼起袖子加油干。聯合培養班臨時黨支部充分發揮黨員突擊隊作用,組織黨員沖在前,帶頭扛電纜、做電纜頭。5月的廣州,酷暑難耐,可眾志成城的熱情深深感染了在場的每個人。
“非常震撼!”首戰就參與其中,李濛至今無法忘記當時的場景,“半夜卡車到了,大家齊心把電纜卸下,幾十個人或扛或抱,咬著牙大喊一二三,一步一步地將電纜送到井底。”
5月20日23時55分,經過34小時的連續鏖戰,廣州最大截面電纜應急搶修提前完成。首戰就啃下“硬骨頭”,學員們不僅增進了彼此的默契和了解,也有了更強的信心。
據統計,在實戰培養期間,聯合培養班參與及完成工程項目12次,分別為搶修工程5項、遷改工程4項、基建工程2項、回爐考核1項,具體包括完成50個電纜接頭、6個電纜終端的安裝和2450米電纜的敷設,以及牽頭開展現場勘察及施工方案審查10余次。
“聯合培養的形式很新穎,主業人員的理論探究能力比較強,我們更注重實操經驗,是非常好的學習互補。”聯合培養班臨時黨支部書記、廣州市電力工程有限公司電纜二班班長周鏡波說。
相應的,南方投資集團師傅們豐富的施工經驗,也讓輸電管理所的學員們佩服不已。“比如這道工序應該用某個工具去做,如果現場沒有,那我們可能就做不了,他們就會想很多替代的辦法,而且對細節的把控依然是非常細致和到位的。”李濛說,在現場干活不像做題,解法不是唯一的,能夠靈活應對各種情況才是真本事。
創新
培訓考評結果與崗位崗級聯動
“看到他們的進步真的好開心,只有真正學到東西,才能夠提升自己,更上一層樓。”盧漢泉從事電力工作26年了,這回他以廣州市電力工程有限公司高級項目管理員的身份,擔任聯合培養班班長。他將自己多年的經驗和技能一點點傳授給大家,讓年輕人可以承擔更多更大的責任。
如今,半年的聯合培養結束了。為實現人才的長期、動態化管理,學員將被安排到事務繁多、矛盾復雜的重要崗位,繼續淬煉本領、提升技能,各單位也將為學員今后的工程實戰與成長成才提供條件。同時,聯合培養班也將為學員布置相關任務,繼續跟蹤后續在崗期間的工作情況。
今年是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攻堅之年、關鍵之年。作為南方電網公司“創先引領、標桿示范”的代表單位,廣州供電局創新發展,當好中心、窗口、標桿,堅持黨建引領,從企業高質量發展對人才的需要出發,著力從人才的“選”“育”“用”“留”等各個環節創新突破,制定了《廣州供電局三項制度改革推進工作方案》,推動建立了“崗位能上能下、人員能進能出、收入能增能減”的人才管理機制。
在此背景下,電纜專業聯合培養班首先成為改革的“試驗田”。通過明確在崗實戰任務和要求,跟蹤狀態和成效,落實考核和應用,培養班形成了全過程的動態閉環管理,并建立了嚴格的考評淘汰制度。
在新的考評制度下,聯合培養班學員績效由南方投資集團按規定進行考評,結果反饋回原單位。聯合培養期間,學員的工作業績可被認可為原班組閉環評價業績,用于參加原單位崗位競聘、技術技能專家選聘等,考評不合格的學員也將被取消培養資格。
“這意味著,我們已經徹底改變了過去重培訓、輕評價、弱應用的現象,把干的業績和考的水平,與崗位崗級、工資薪酬聯動了起來。”廣州供電局培評中心評價部相關負責人說。
廣州供電局生技部相關負責人介紹,此次聯合培養為后續的人才培養提供了借鑒,將總結好經驗,將標準化、可復制化的培養模式和流程推廣至其他一線生產專業,真正把一線班組的人才隊伍充實起來,把基層打造成為人才薈萃、資源富集、大有作為的廣闊天地。
南網傳媒全媒體記者 郭冬冬 通訊員 陳方靜 葉辛釗 何珍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