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京热 影音-丁香最新网址-丁香五月综合缴清中文-丁香五月亚洲春色-v片在线播放-v片免费在线观看

當前位置: 首頁 > 電網 > 黨政文化

人說山西好風光——山西電力在黨的堅強領導下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生動實踐

國家電網報發布時間:2021-05-25 08:30:03  作者:本報記者 武星 張獻方 許恩萌 冉涌

  編者按 近日,英大傳媒集團啟動“奮斗百年路 啟航新征程——沿著特高壓看中國”行進式主題采訪。本報記者沿著特高壓線路,走進紅色圣地、革命老區,深入挖掘黨領導下的電力事業發展史,展現新中國電力事業的奮斗歷程、輝煌成就,反映電網企業在黨的堅強領導下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生動實踐,展現電力發展給人民群眾生產生活帶來的變化。

  山西是第一條特高壓工程——1000千伏晉東南—南陽—荊門特高壓交流試驗示范工程的起點。這里東有巍巍太行,西、南以黃河為天塹,北有長城拱衛,自古就有“表里山河”之稱。

  依托太行之險,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八路軍在這里展開了平型關戰役、黃崖洞保衛戰等著名戰役。1947年,中國共產黨帶領太行兒女建起劉伯承電廠,電流穿越太行山,為軍工制造提供動力,支援全國解放事業。

  新中國成立后,山西成為全國能源基地,用“黑色寶藏”支援了周邊省份經濟發展,為共和國建設作出了巨大貢獻。

  時序更替,“一煤獨大”的發展模式使山西經濟結構性矛盾突出,生態環境問題凸顯。2019年5月29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八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關于在山西開展能源革命綜合改革試點的意見》,山西成為全國首個能源革命綜合改革試點。這一年是特高壓投運第10年。

  縱橫交錯的特高壓架起山西遠距離、大規模外送能源的高速公路。5月10日,記者踏上這片熱土,尋訪特高壓給山西帶來的變化。

  從“煤老大”到“好風光”:

  一條漫長的變革路

  煤炭,是山西繞不開的話題。山西是我國重要的能源基地,是全國西電東送、北電南送的樞紐。從輸煤到輸煤輸電并舉,再到以碳達峰、碳中和為牽引深化能源革命綜合改革試點,煤與電始終是山西轉型舞臺上的主角。

  山西之長在于資源。煤田面積占山西全省土地面積的40%。以煤炭為起點,可以拉出一條條長長的產業鏈:鋼鐵、電力、化工、焦炭……

  山西之短在于運。山西境內的鐵路主要集中于大同—太原—臨汾這一中部平原地區,而東部的太行山和西部的呂梁山堵塞了東西出路,全省煤炭外運通道有限。

  程志偉從小住在太原市晉源區舊晉祠路附近。他帶著記者走在這條路上,講起20世紀90年代運煤車絡繹不絕的場景:“路窄、大車多,漫天都是煤灰和揚塵。莊稼常年覆著一層灰。西紅柿長到一半就枯萎,也找不到原因。”

  要將資源優勢變為經濟優勢,山西走上了煤電并輸之路。1985年,直供北京的500千伏大房線建成,第一次將晉電送到了省外。當時有句話是“北京每4盞燈中就有1盞由山西點亮”。

  在長治市西南方向22千米的長子縣石哲鎮,座座鐵塔矗立,條條銀線匯聚,1000千伏長治變電站就坐落于此。站內設備林立,宛如“鋼鐵森林”,電流穿過設備發出“滋滋”的聲響。站長楊愛民坐在監控大屏前守護著這座特高壓站的安全運行。這里是世界首條特高壓線路的起點站。

  2009年1月6日,1000千伏晉東南—南陽—荊門特高壓交流試驗示范工程投運。更大規模的“煤從空中走”,改變了能源輸送方式,也為山西經濟發展開拓了新路。特高壓加速了長治煤炭、焦炭、冶金等產業的發展,使這里成為晉東南最重要的資源型工業城市,當年長治經濟總量在山西從第三升至第二。有研究結果表明,輸電與輸煤相比,對山西國民生產總值的貢獻率是6∶1,就業拉動效應為2∶1。

  此后,1000千伏蒙西—天津、±800千伏雁門關—淮安、1000千伏榆橫—濰坊特高壓工程相繼投運。

  運煤車少了,工廠搬遷了,程志偉家門口的舊晉祠路也迎來了改造。改造后的道路南延至晉陽湖公園,不僅完善了主城區道路,還把新興片區銜接起來。

  地處平遙市的1000千伏洪善變電站里,副站長郭靖指著電網結構圖告訴記者:“電網是平臺,依靠特高壓遠距離、大功率傳輸,山西的火電和新能源發電才能送出去。”從網架結構圖上可以看到,這4條特高壓線路一邊連接京津冀魯、長三角地區,另一邊連接山西、陜西、內蒙古等能源基地,自北向南、自西向東輸送電能。

  初夏時節,車行山間,昔日荒山變寶山,綿延的光伏板蔚為壯觀。這里是黎城縣,位于太行山西麓,山多川少,地形復雜。抗日戰爭期間,八路軍就是利用這里的地形優勢與日軍迂回作戰。

  黎城不僅有地勢之利,山體里蘊藏的鐵礦資源也養育了當地百姓。然而,傳統產業發展看到天花板,環境保護要求進一步提高,昔日寶山逐漸淪為荒山。2019年,借助較好的光照和地形條件,裝機25萬千瓦的光伏技術領跑基地建成發電,年均發電量約3.6萬千瓦時,將太行山里的一束束光變成清潔的電能。

  光伏基地的上馬不僅讓黎城踏上了轉型之路,更讓這里的人們看到了實際收益。“光伏項目占了2020年黎城縣財政稅收的將近三分之一。”接受記者采訪時,黎城縣發改局副局長董俊杰說。嘗到了甜頭的黎城正在規劃風電、生物質能發電項目,將新能源產業作為縣域經濟發展的主要方向之一。

  不僅在黎城,2016年,長治市就已經成為首批國家新能源示范城市。從高處俯瞰,光伏發電技術領跑基地盈恒光伏電站的光伏板連片如裝甲,電流涌動出太行。電站副站長張林旭說:“新能源能不能發展,得看電網能不能發展。”張林旭的想法代表了大部分新能源從業者的心聲:新能源發展的重要條件是并網送出。

  截至2020年年底,山西電網總裝機10383萬千瓦,其中風電裝機1964萬千瓦,占比24.3%;光伏發電裝機956萬千瓦,占比11.8%。

  良好的外送條件正是長治乃至山西發展新能源的底氣。如今,山西電網已建成投運包括“三交一直”特高壓在內的9條外送通道18回線路,外送能力3830萬千瓦,超過省調發電總裝機的1/3,為晉電外送架通途,也為山西轉型打開大門。

  從霧霾到藍天:

  一場消費側的綠色革命

  2020年11月23日,隨著陜西錦界、府谷電廠500千伏送出輸變電工程投運,國家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12條重點輸電通道全部建成,其中7條經過山西。西出塞上江南,北接瀚海草原,橫跨黃土高原,東至之江大地,千里銀線連起能源基地與負荷中心。

  從近期數據看,今年1~3月,山西省環境空氣質量綜合指數同比下降12.2%,降幅在京津冀及周邊省市中排名第1;PM2.5、PM10、二氧化硫、二氧化氮4項大氣污染物指標同比降幅在京津冀及周邊省市中均排名第一。

  空氣以外,隨之發生變化的還有山西人的衣食住行。“神哉叔虞廟,地勝出佳泉。千家溉禾稻,滿目江鄉田。”這是北宋的范仲淹出任陜西宣撫使,行經晉祠時看到的景象,也是晉祠鎮花塔村黨支部書記何建平記憶里的家鄉。

  20世紀80年代,難老泉泉水叮咚,灌溉了有“北米之最”之稱的晉祠大米。然而由于地下水超采嚴重,尤其是采煤采礦破壞地下水系,1993年難老泉斷流,晉祠大米種植面積大面積萎縮。花塔村只好將昔日的稻田改成旱地,種上了玉米。玉米賣不出價錢,何建平記憶里的水鄉成了一份鄉愁。

  轉變發生在2010年。水來了,電足了,空氣好了,晉源區開始保護性恢復種植晉祠大米。區域內200多座煤礦關停,高耗能企業搬遷,河流水量逐年增大,花塔村又種上了大米。2019年,花塔村開展產權制度改革,成立股份經濟合作社,11座現代化育秧大棚拔地而起。

  5月10日,記者走進大棚,此時正值育秧時節,秧苗長勢喜人。“采用機械化育秧,十幾個人一天就可以育170畝左右的秧苗,效率提高了近30倍。大棚還能精準控制溫濕度,提高秧苗成活率。”在晉源區宣傳部副部長楊潤德看來,晉祠大米不僅是村民的生計,更是一種文化符號和情懷,“晉祠大米有3300年的種植歷史,是太原農耕歷史和文化的榮耀。”如今,在電力的保障下,花塔村還新建了大米加工廠和稻田公園,用“一粒米”撬動經濟發展。

  生活方式的變化還有很多。太原街頭,記者坐上一輛出租車,司機叫馬慧清。2016年,馬慧清成了一名“的姐”。沒過多久,她就遇上了行業的大事——太原市8292輛出租車全部更換為電動汽車。“充一次電倆小時,這哪受得了。”對于“時間就是金錢”的出租車行業來說,馬慧清和很多同事都不理解。

  事實上,純電動出租車的上路是太原市政府深思熟慮的結果。長期以來,太原深受煤煙型污染的困擾,多種污染指數排名在全國74個重點城市中居高不下。同時,根據國家規定,出租車使用8年強制報廢,太原的多數出租車到2016年正好到報廢年限。當年年底,太原成為全世界首個純電動出租車全覆蓋的城市。

  馬慧清開著電動出租車上路了。她每天從5時跑到14時,充電2個小時后交班。一天跑下來,她發現新車不用踩離合器,省勁省心,更重要的是省錢。“一天能省七八十塊錢,算上充電的時間那也劃算得多。”

  何建平和馬慧清還有一個共同的感受:家鄉的空氣變好了,藍天變多了。特高壓加快了山西用能結構和方式的轉變,促進了居民形成綠色生活方式。

  從一枝獨秀到百花齊放:

  一次大刀闊斧的產業轉型

  東依太行,西臨汾河,位于山西腹地的晉中曾孕育出匯通天下的晉商票號。如今,1000千伏洪善變電站南達北上、連接東西,為傳統產業轉型與新興產業誕生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

  晉中市太谷區被稱為“中國瑪鋼之鄉”。從師范學校美術專業畢業的游凱從沒想過自己會進入家鄉的瑪鋼企業。他還記得小時候父母常拿“不好好學習長大了就下瑪鋼”來嚇唬自己。

  游凱進入瑪鋼企業和4個字有關:產業轉型。2016年,山西眾德天合管業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主要生產高端溝槽類配件。建廠時,企業本打算購置一臺電爐和兩臺沖天爐,但一邊是轉型的內生動力,一邊是日趨嚴厲的環保約束,最終改為購置兩臺熔煉電爐。“電爐600萬一臺,沖天爐一臺不到100萬,當時下了血本。”如今已是鑄工生產車間主任的游凱告訴記者。

  走進鑄工車間,鐵水在熔煉電爐里被加熱到1530攝氏度,再通過混砂、造型、鑄造,一天能產出成品200噸。產品銷往全國各地,甚至出口海外。“電爐能精準把控溫度,生產出質量、工藝更好的配件,產品附加值也高。”游凱打了個比方,“過去就是大食堂,現在是五星級酒店,穩定的電壓給生產提供了保障。”

  目前,太谷有148家瑪鋼企業,其中80家完成了電能替代。企業轉型改善了生產生活條件,吸引了大學生就業,也反哺了傳統產業。

  不僅是太谷瑪鋼,山西傳統煤炭產業也在經歷向高端產業邁進的陣痛。2020年11月6日,“山西企業100強排行榜”連續第17年發布,前5名被五大煤企包攬,規模相對小的晉能集團和山煤集團也排在第6和第10。不過,這也是七大煤企最后一年集體“霸榜”。去年,7家煤企經歷了一輪大刀闊斧的改革,其中潞安化工集團致力于推進現代化煤化工綠色發展,陽煤集團則改為主攻新材料產業。

  煤炭產業的虹吸效應在減退,新產業發展加速。用電量可以作證:2019年、2020年,山西省汽車制造業全年用電量分別同比增長100.7%和81.7%,顯示出強勁的發展勢頭。

  位于晉中的山西省新能源汽車工業有限公司就是其中之一。5月11日,在占地1450畝的園區內,沖壓、焊裝、涂裝、總裝4個車間生產線運轉,一天能生產整車200臺。這里是吉利汽車生產中高端新能源汽車的基地,也是山西唯一一家具有生產汽油車和新能源車雙資質的車企。企業2018年、2019年產值均超百億元,成為山西產業結構調整中的一支“生力軍”。

  “選擇山西作為新能源汽車生產基地,吉利看重的是政策的支持、巨大的新能源汽車消費市場及豐富的電力能源資源。”該企業相關負責人說。電力,作為工業的血液,正為產業發展孕育新機。

  從能源轉型到產業升級,再到生活方式變革,山西依托黑色寶藏,汲取紅色精神,面向綠色未來,在特高壓的加持下發展之路越走越寬。改革非一日之功,但轉型之路已經開啟。

評論

用戶名:   匿名發表  
密碼:  
驗證碼:
最新評論0

相關閱讀

無相關信息
主站蜘蛛池模板: 柳州市| 虞城县| 大姚县| 盖州市| 弥渡县| 平武县| 综艺| 西峡县| 淮阳县| 阿克苏市| 大渡口区| 本溪| 庆城县| 久治县| 婺源县| 抚州市| 海淀区| 丹江口市| 台北市| 云南省| 怀安县| 宁强县| 珠海市| 肃宁县| 漯河市| 北安市| 临邑县| 阳信县| 兴国县| 大英县| 海南省| 平武县| 海盐县| 兰溪市| 榆社县| 家居| 大石桥市| 图片| 临武县| 新民市| 兴化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