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學們,今天的課程大家都記住了嗎?”12月1日下午,在江蘇常州供電公司融媒體中心,常州供電公司輸電運檢室輸電運檢工吳昊給貴州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貞豐縣白層鎮壩橋小學的孩子們帶來了一堂內務整理線上課程。“記住啦!”遠在千里的孩子們透過屏幕響亮地回答。
2016年,剛入職常州供電公司的吳昊從單位團委的一次助學活動中知道了梁佳(化名)的故事。梁佳家住貞豐縣的大山深處,與臥病在床的奶奶相依為命,6歲便要獨自面對生活中的各種困難。吳昊還了解到黔西南地區有一群和梁佳一樣生活困苦的孩子,他們亟須外界的幫助。這些特困留守兒童的生活和學習狀況讓吳昊百感交集。他暗下決心:“我要盡可能幫助他們。”
隨后,吳昊積極參與了常州供電公司開展的貞豐助學捐款活動,成為捐款活動的聯絡人。“貞豐縣某戶人家有5個女孩,孩子們學習成績都很好,但由于貧困湊不齊學費……”閑暇之時,他和同事們講起了“五朵金花”的故事,并身體力行地帶動大家捐資捐物。
漸漸地,吳昊意識到相比于物質幫扶,精神幫扶更為重要,只有讓孩子們擁有一顆“渴望走出大山,看看世界”的心,才能真正改變孩子們的命運。
2018年,吳昊加入了常州供電公司“貞豐助學”現場志愿團隊,利用專業所長籌備電力知識課堂,并多次趕赴貞豐縣開展現場助學活動。
“帶上輝光球等教具,孩子們一定會很開心。”“《韻動中國》紀錄片拍得太美了,也放給孩子們看看。”每次前往壩橋小學開展現場助學活動前,他都會提前半個月開始準備。同行的志愿者一般稱呼吳昊為小吳。壩橋小學的幾個學生聽到這個稱呼后,也圍著吳昊調皮地喊道:“小吳。”“應該叫小吳老師。”站在教室后方的學校老師糾正道。此后,“小吳老師”就成了吳昊“官方認證”的昵稱。
“孩子小學畢業后就能外出打工養家糊口了。”“五朵金花”的媽媽說。聽到這些話,吳昊很痛心。山區的路雖然陡峭難行,但為了改變家長們讀書無用的思想,吳昊堅持通過家庭走訪的方式做家長的思想工作。“看這滿墻的榮譽證書,您家孩子不繼續學下去可惜了。現在輟學賺小錢,大學畢業能賺大錢。”他用樸實的語言,說服家長不要放棄孩子的學業。通過一次又一次援助、一遍又一遍家訪,家長們轉變了觀念。
“小吳老師,你還會給我們上課嗎?”這是吳昊每次前往壩橋小學開展現場助學活動時,孩子們問得最多的問題。他開始思考如何才能讓關懷跨越1900千米,讓自己隨時與孩子們保持聯系。
今年5月份,在吳昊的努力下,常州供電公司“螢火云課堂”開通了。在首期云課堂上,同學們在鏡頭前激動地向吳昊揮著小手。此后,他通過每月兩次的線上課程,帶著山區孩子們做實驗、看世界。
投身關愛留守兒童公益志愿活動至今,吳昊共組織參與各類活動72次。除了捐資捐物外,他還與常州供電公司“電亮微光”志愿服務隊的志愿者一起組織開展線下電力課堂百余場、線上課堂十余場。
如今,在吳昊的帶動下,常州供電公司組建了超過70人的留守兒童關愛團隊,“螢火云課堂”的常駐講師也超過了30人。
(江蘇常州供電公司供圖)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