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8日,一輛大型貨車欲從廣東肇慶市高要區金淘工業園路段的高壓輸電線路下穿過,只見輸電線路上端忽然發出告警聲,同時伴有高頻率的燈光閃爍,貨車駕駛員見狀,倒退駛離現場。
與此同時,廣東電網公司肇慶供電局輸電管理所科技信息班值班班員原瀚杰收到服務器發來的告警短信,立即通知運維人員攜帶專用工具趕到現場,及時檢查線路是否存在異常。
這個安裝在輸電線路上的“報警器”,是一部雷達聲光智能防外力破壞裝置。由肇慶供電局輸電管理所與廣東省永固電力科技有限公司合作研發。據原瀚杰介紹,針對施工機具、鉤機、吊車等威脅電力設施安全機械的金屬特性,該裝置選取對金屬最為敏感的毫米波雷達作為探測信號,主要安裝在施工密度大、線路對地距離較低的安全隱患“黑點”,可根據線路電壓等級設置防御距離,并進行24小時不間斷監測,“比如110千伏線路要求安全距離達到5米,工作人員就將這個點的防御距離設置為5米,一旦有障礙物進入這個范圍,裝置就會同步發出聲光安全警報,這是該裝置最核心的功能。”
原瀚杰表示,該裝置的投入除了為線路安上“監控眼”和“大嗓門”,后臺監控人員還可以通過智能監控平臺實時查看每個裝置設備的狀態和歷史告警信息,對裝置進行分組控制、定位顯示、遠程開關機、閃爍頻率設置、電量顯示、故障報警、遠程抓拍等操作。該裝置預計5月中旬實現首批量產,后續將面向全省推廣應用。
同樣被安上“監控眼”的,還有在變電站內作業的吊車。在吊車作業過程中,監護人員與吊車司機難以判斷吊臂和設備的實際距離,存在視野盲區,有可能引起吊臂與變電站內設備碰撞,導致嚴重后果。為保證吊車作業風險更加可控在控,掃清視野盲區,肇慶供電局在吊車吊臂上裝設了攝像頭和傳感器,通過視覺監測、紅外檢測、超聲波探測等多種技術手段,準確判斷吊車與電力設備之間的距離,進一步增加了作業人員對吊車風險的管控能力。
“近年電力設施遭受外力破壞糾紛咨詢呈明顯上升趨勢,我們將通過法律途徑,對外力造成的電力設施經濟損失依法追償,以此警示。”肇慶供電局法律事務專責何舟表示。
“我們將在做好‘事中控’的基礎上,利用科技賦能、法律維權等手段,不斷加強‘事前防’、‘事后懲’力度,全力做好電力設施防外力破壞工作,切實保障電網安全運行和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廣東電網公司生產技術部汪霧潔表示。 (朱盈 林佩燕)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