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9日,上海電氣風電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稱“電氣風電”)宣布審議通過了《變更募集資金投入方式的議案》,同意募集資金投資多個風電項目,其中就包括“投資定制深遠海運維母船項目”,這也是我國首個風電整機廠商投建的海上風電運維母船項目。
我國海上風電行業蓬勃發展,專業運維船舶的需求與日俱增,推動海上風電運維船制造不斷邁向專業化。
運維市場成“香餑餑”
根據電氣風電發布的公告,該公司海上風電業務逐年增加并逐步向深遠海擴展,為保證未來能夠快速、高效、安全地滿足海上風電運維服務需要,定制運維母船成為必要。根據計劃,電氣風電將定制兩艘海上運維母船,計劃建設周期分別為25個月和23個月。
海上風電運維母船能夠將大量零部件和運維人員運送到海上風電場,在海上連續停留時間可達1個月,即使在惡劣復雜的海況下,也能夠保證運維人員和風電零部件從船上到風機的安全轉移。
近幾個月來,海上風電運維船也成為了運維市場的“香餑餑”。去年10月,中國船舶集團海裝風電投資建造的專業風電運維船下水,這是我國首艘正式投入使用的專業風電運維船,可搭乘12名運維人員和6名船員,能夠實現山東、江蘇、浙江、福建等不同海域的運維。同年11月,國電電力自主設計的、針對舟山群島附近海域環境定向開發的首艘專業運維巡檢船也投入使用。
“我國沿海省份海況不同,為了保證海上風電運維工作的安全性和通航的經濟性,專業的海上風電運維船已經成為剛需。”中國海裝旗下工程技術公司重慶海裝風電工程技術有限公司海上運維中心副總經理溫樹森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
直擊行業痛點
多位業內人士告訴記者,與歐洲國家相比,我國海上風電行業發展時間相對較短,運維經驗存在明顯不足,海上風電運維行業尚處于起步、探索階段,面臨可達性弱、安全風險大等行業痛點。據財通證券測算,海上風電運維成本在我國海上風電項目總投資中的占比相對較高,可達近20%,是同等裝機容量陸上風電場的2倍以上。
某船舶設計企業高管公開表示,目前國內運維船市場中,六級以上風力情況下可用的風電運維船數量很少,風電運維船的舒適性較差、運維人員暈船情況頻出,船舶配套裝備也存在更新不及時的問題。
有業內人士向記者透露,過去數年里,我國海上風電多使用鋼制的普通運維船,效率低下、抗浪性能較弱,缺少配套設備。隨著我國海上風電裝機快速擴張,福建、江蘇等省針對海上風電相關船只出臺了管理條例,提出了更高要求,專業化的海上風電運維船應運而生。
“經過了‘搶裝潮’以后,整個海上風電運維船的市場趨于規范。隨著政府部門監管力度不斷加強,專業運維船經濟性凸顯,更多廠家將目光投向了這個領域。”溫樹森表示,“尤其在廣東、福建等海況相對復雜的區域,當地風電廠家正加大相關投資布局。”
精細化運維成為共識
2021年10月,我國首次超過英國,成為全球最大的海上風電市場,業界普遍認為,我國海上風電的市場空間已經打開,海上風電運維船舶的需求快速上漲。
行業研究機構克拉克森研究發布的預測顯示,到2025年末,全球將有超過9000臺風機的吊裝需求,其中有超過2000臺將被放置在離岸40公里以外的海域,風電安裝船和運維母船的需求將在幾年內持續增長。截至去年12月,新造運維母船的投資額已達到6.67億美元,同比增長幅度高達143%。
2021年10月,我國風電安裝船利用率達到了98%,在風場作業的船舶數量達到69艘/月,同比增長幅度為183%。
業界普遍認為,面對龐大的市場空間和愈加嚴格的管理條例,精細化運維已經成為了我國海上風電運維市場的共識。利用專業化定制的海上風電運維船,確定標準化、高效率的運維流程,利用智能運維平臺形成有效的故障預警機制,同時不斷優化運維策略,已經成為海上風電運維行業的重要發展方向。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