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京热 影音-丁香最新网址-丁香五月综合缴清中文-丁香五月亚洲春色-v片在线播放-v片免费在线观看

當前位置: 首頁 > 規劃建設 > 企業

一粒砂的世界——水電十一局機制砂石業務發展紀實

水電十一局發布時間:2022-10-13 15:29:19  作者:倪萌聰 王建貞 茍秦洋 陳珂珂

廣袤草原成于小草,無垠山川起于砂石。

砂,有著毫不起眼的外表,卻包裹著堅硬的內核;看似微乎其微的存在,卻以最堅實的力量筑起一座座國之重器。

一粒砂折射出世界,也是歷史的見證。

水電十一局的“砂”,結緣于黃河中游,開拓于黃河沿岸,帶著母親河賦予的奔騰之力,延伸到五湖四海。六十余年來,水電十一局從砂石骨料的生產應用到綠色建材產業的多元發展,在摸索中前行,在改革中突破,在轉型中壯大。目前擁有大型礦山3座,砂石總儲量7億多噸,規劃年生產規模4000萬噸,機制砂石業務不斷煥發出新的生機和活力。

緣與起:與“水電搖籃”共生

奔騰的黃河,銘記下這段火熱的歲月。

上世紀50年代,伴隨著“萬里黃河第一壩”——黃河三門峽水利樞紐工程的建設,水電十一局砂石產業應運而生。

1959年,三門峽大壩大戰“100萬”的帷幕拉開,巨大的混凝土澆筑量對大壩的“口糧”砂石料需求激增,迫切需要建立一個自動化混凝士拌和系統。

在蘇聯專家的幫助下,同年,三門峽大壩工程自動化混凝土拌和系統全面建成。據統計,三門峽大壩砂石加工廠共生產砂石骨料446萬噸,主料場在壩址上游靈寶縣境內的澗河,加工廠位于采料場附近,三組篩分機混列式并行布置。

參加過三門峽大壩建設的老同志在回憶錄中寫道:從澗河中挖出的砂石,經過三組篩分機篩分為不同粗細大小的砂石,隨后運往附近的加工廠。首次亮相三門峽工地的6000立方米混凝土自動化拌和樓等新型機械設備,為大壩澆筑提供了源源不斷的混凝土。

1960年4月23日,時任中共中央副主席、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劉少奇視察了正在興建中的三門峽水利樞紐工程。在拌和樓現場,劉少奇指著轟鳴的機器說道:“除了火車運料以外,都可以搞成自動化。”

1977年,在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變的前夕,水電十一局開始了洛河故縣水庫工程的建設。

故縣工程的砂石料場選定在大壩上游4公里的洛河盆地處,為了節省砂石運輸成本,水電十一局在國內首次將索道用于水利水電工程施工,建成了2.54公里的雙線架空索道。

“架空索道從1981年11月開始至1990年底共運行8年多時間,運輸了壩體混凝土所需的全部砂石骨料250萬方,圓滿完成了它的使命。”據索道參建者馮文斌回憶,“按1982年的定額標準計算,建安投資及運輸費用等較原設計方案共節約364萬元,為國家節省了大量寶貴資金,要知道,當時大部分職工的月工資才幾十元啊!”

90年代,市場經濟風起云涌。在由51個國家上萬名建設者匯聚的小浪底水利樞紐工程,機制砂石建設系統更加成熟,也更加高效。

1994年,小浪底工程正式開工,水電十一局參建的馬糞灘砂石系統成為小浪底工程的砂石基地。進口的超大型機械把沙地開挖二十到三十米深,大量砂石通過運輸分篩,與水泥配比后運往大壩建設工地。同時,水電十一局還獨立承建連地灘砂石料場。該料場距小浪底壩址10公里, 位置得天獨厚,砂石儲量豐富,月生產能力達到19萬噸。

“老砂石”周曉通對小浪底工程記憶猶新。他說,小浪底大壩砂石料加工系統利用河灘沖積砂卵石料,在同一系統生產土石壩的反濾料、過渡料,再利用棒磨機加工,設計生產率高達每小時1600噸,這在當時是國內最高水平。而且,馬糞灘砂石料場大量的洗料用水利用采料形成的大水池進行自然沉淀凈化,防止廢水回流黃河。

這是責任,也是使命。這是機遇,更是篤行。

作為機制砂石領域的先行者,水電十一局于60年前就開始探索砂石骨料開采加工技術,引進大型成套機械化設備,在大江大河水電開發上建成了采掘、運輸、破碎、水洗、篩分和裝卸生產線,并大膽對砂石運輸和生產工藝進行實地改造創新,在國內樹立了標桿。

破與立:轉變觀念天地寬

危機,也孕育著新機。

90年代,僅依靠洛陽砂石廠、靈寶砂石廠、小浪底砂石拌合系統生存的十一局砂石,市場儲備幾乎為零,生存壓力與發展壓力讓人窒息。

思則變,變則通。

1995年9月,水電十一局在原砂石篩分廠的基礎上組建砂石專業分局——第六分局,讓零散變為體系,整合資源,一個拳頭發力。

借助國家水電工程建設興起的良機,水電十一局砂石依托大型水利水電工程,走向大江大河深處。從西南的云南、貴州、四川,到西北的新疆、青海、內蒙,這些水電市場都留下十一局砂石品牌的足跡。

在黃河兩岸,拉西瓦、羊曲、班多、大河家、龍口、西霞院等砂石拌合系統逐個建成,綜合加工能力突破每小時4370噸。

青海黃河拉西瓦水電站砂石加工系統,是水電十一局首個生產能力突破每小時1000噸的大型天然料砂石加工系統,滿足月混凝土澆筑強度14.5萬方的需求。“這個砂石系統建在高原,我們攻克了高海拔、高寒地帶砂石系統保溫技術難關,為拉西瓦水電站建設源源不斷地提供優質的砂石骨料成品。”曾任拉西瓦砂石項目技術負責人的黃廣權回憶道。

大美華南,廣西長洲水利樞紐砂石加工系統依山而建,砂石處理能力為每小時700噸,該系統是水電十一局在砂石系統建設運營中突破高溫地區溫控的有力見證者。楊家園水電站砂石系統僅用40天建成,生產能力每小時250噸,創造了人工骨料砂石系統建設的國內最快速度,被業主稱贊“創造了一個奇跡”。

貴州北盤江董箐水電站砂石加工系統作為第一個由水電十一局自主設計建設和運行的砂石骨料加工生產系統,砂石處理能力為每小時600噸。“這個系統的建設,標志著我們在人工制砂方面具有了獨特的生產工藝和成熟穩定的施工技術。”時任董箐水電站砂石加工系統項目副經理的焦紅武說。

無外不強。水電十一局砂石揚帆出海,參戰了蒙古泰西爾電站、博茨瓦納迪克戈洪大壩、贊比亞下凱富峽水電站、洪都拉斯帕圖卡水電站、坦桑尼亞水電站、剛果金布桑加水電站等工程。其中,百億工程——下凱富峽水電站工程砂石加工系統在建設之初,就因其過硬的質量,受到贊比亞下凱富峽水電站業主、咨詢公司“Big Crusher , too much good!的贊譽。坦桑尼亞水電站砂石系統是水電十一局建設運行的海外最大砂石加工系統,設計砂石處理能力每小時1350噸,成品骨料生產能力每小時1200噸,在“一帶一路”上樹立了中國企業良好的品牌形象。

由內向外打破是新的生命。

伴隨著水電市場的萎縮,水電十一局砂石產業在依托公司各大水電站工程發展的同時,積極轉變,不斷創新,主動出擊,整合開發了綠色環保集成化砂石生產系統,形成集開采加工、銷售運輸、產品深加工為一體的發展模式。從副業到專業,從單一到多元,從依附到獨立,水電十一局機制砂石業務一步步做強做大。

進與闖:投身綠色新革命

時代,重塑著一粒砂的使命。

近年來,在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指引下,機制砂石行業迎來了高質量發展的新時期。電建集團“十四五”規劃提出,要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做大綠色砂石業務,將綠色低碳發展作為企業轉型升級、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關鍵一招,全力打造中國電建“綠色砂石”品牌。

以集團戰略為引領,水電十一局加快推進綠色砂石布局,打造砂石產業全產業鏈核心能力,從上游掌握更多主動權。水電十一局黨委書記、董事長張玉峰強調指出,要搶抓“3060”碳目標的歷史機遇,持續加大優質砂石骨料資源的獲取力度,加快布局,著力打造差異化競爭優勢。

看似尋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卻艱辛。

 “當時我們6名組員,25天跑了除商丘、周口、開封3地之外的所有河南地市,走訪政府自然資源部門,實地查看礦山,了解砂石骨料的銷售情況等等。經過前期摸排之后,我們將目標鎖定在偃師東山礦山。”水電十一局綠色建材事業部總經理助理栗潮說。

努力之下,水電十一局機制砂石業務迎來華麗蝶變的重大時刻。

經過7個多月的跟蹤,2020年7月,水電十一局成功競得河南偃師東山采礦權。這是水電十一局首次競得礦山開采權,更是企業在聚焦專業市場、建設綠色礦山、發展綠色礦業上邁出的重要一步。

2021年10月14日晚9點35分,偃師東山采礦許可證從偃師市自然資源局的打印機中緩緩打出。

 “拿到偃師東山采礦許可證可真是不容易,前后3個多月,經歷了一個又一個困難。”中電建河南萬山建材公司總經濟師馬鑫感嘆道,“這一路走來,從礦山競得到開采運營,我們都積累了豐富的經驗。”

“偃師東山項目作為水電十一局轉型發展的首個大型礦山項目,它運營的好壞直接影響公司綠色砂石產業能走多遠。”水電十一局綠色建材事業部總經理劉中峽說道,“我們以打造行業標桿型產業為目標,以建設智慧礦山為抓手,強化技術引領,讓綠色化、智能化、規模化、融合化等砂石礦山的新趨勢都在項目得到展現,切實提升公司綠色建材核心競爭力。到‘十四五’末,力爭獲取礦山資源年產能不低于1億噸,實現年產量不低于5000萬噸。”

從開發到生產,水電十一局牢牢守住礦山的綠底色。

偃師東山項目在系統設計過程中,項目堅持“在工藝設計中充分體現環保要求,避免污染生態環境”的環保原則,優化設計方案,運用環保工藝,強化生態環境保護力度。建設過程中,項目秉承國家綠色礦山建設標準,確認塵源控制點并采用POTA綜合除塵技術,安裝全面降噪措施,對露采邊坡、施工道路兩側、廠區空地等區域全面綠化,積極打造花園式廠房。

與此同時,水電十一局還偃師東山歷史遺留礦山開始了生態修復治理。“做好礦山的修復治理,還綠于青山,讓綠水青山成為老百姓的金山銀山,既是當地群眾的迫切愿望,也是十一局人的初心和使命。”偃師東山項目負責人劉建軍說。

2020年12月,廣西中電建京桂新材料有限公司被來賓市政府授予“綠色礦山”稱號。2022年8月,水電十一局成功競得云南祿豐市恐龍山鎮青龍山石料場采礦權,進一步擴大了砂石骨料資源儲量,綠色礦山“隊伍”再一次壯大。

技與數:王牌要攥在手里

創新是發展的密碼,質量是王牌的源泉。

水電十一局建設的陜西戶縣商品砂石系統工程設計處理能力為每小時3500噸,是當時世界上已建和在建人工砂石系統中處理能力之最。

漢江河畔,孤山砂石系統的骨料正經皮帶機向外輸送。項目首創提出“短頭圓錐破碎機+立軸式沖擊破碎機+棒磨機”聯合制砂工藝,攻克高強度巖石的制砂難題;首次采用“鏈斗式細砂回收一體化裝置+細砂回收設備”進行兩次廢水預處理,提高了細砂和石粉回收率;同時廢水采用特殊方式處理,實現了施工廢水的零排放。

在廣西京桂,一輛輛載滿骨料的貨車整裝待發。中電建京桂新材料項目采用“揚塵點密閉+機械收塵+高壓噴淋抑塵+車間封閉隔塵”的粉塵綜合治理工藝,保證了砂石加工系統粉塵排放達標,減少了環境污染,提高了經濟效益;采用自動控制技術,實現了砂石加工系統的智能化生產和控制、故障判斷、遠程監控等功能,達到智能化、高效生產的目的。

砂石骨料生產系統中,皮帶機秤技術改進、中深孔爆破技術、篩分系統循環水技術工藝、圓錐破碎機、給料機改進等技術創新,均取得了良好成效。自主研發的砂石骨料系列配套系統、計算機自動化控制和遠程監控系統、西北地區砂石系統保溫技術、濕陷性黃土地基處理、大粒徑強制式混凝土拌合系統的設計與應用等達到國內領先水平。

數字技術改變著世界,也改變著生產管理模式。

6月30日,伴隨著粗碎旋回破碎機的轟鳴聲,偃師東山項目主系統一期工程20余臺套生產設備相繼啟動,一輛接一輛的重型自卸卡車將滿載的石料傾瀉進受料倉,不到5分鐘,精巧的機制砂飛瀉而下。

項目總工程師李全竺告訴我們,項目主系統一期引進了國際先進的DCS智能化中央控制系統,采用尖端5G技術,對現場管理中的設計、質量、安全、進度、資源等關鍵工程要素進行管控,實現砂石骨料生產可視化、數字化、智能化管理,以保障礦山智能調度系統、設備智慧管理系統的高效穩定運行。

在項目現場我們看到,中央控制室實現一鍵式控制,生產車間采用無人化操作,綠色礦山從源頭上降低了管理成本,提高了產品質量。截至目前,水電十一局砂石領域累計獲取專利28項、省部級工法14項、科技進步獎40余項,綠色創新、高質量發展不斷取得新成效。

登高望遠,天廣地闊。

在電建集團的堅強領導下,水電十一局將進一步聚焦“水、能、砂、城、數”,加強綠色砂石市場化布局,加快打造綠色砂石產品鏈,加大優質綠色礦產資源獲取力度,提升技術研發能力,構建涵蓋裝配式建筑、礦石深加工、生態修復等為一體的多元產業發展體系,打造好綠色建材業務的經濟增長極。

一粒砂,如一名硬核的前行者,沐風雨而更加堅定。

一粒砂,蘊含著滄海桑田的日生日落,心向光明,默默付出,豐盈著歲月的江河。


黃河三門峽工程第一車砂石料運往壩頭


故縣水電站工程架空索道運送砂石骨料


贊比亞下凱富峽砂石拌和系統


青海羊曲水電站砂石系統


偃師東山項目綠色建材加工系統


萬山公司一期年產400萬噸砂石骨料項目智控中心


進行環境修復后的偃師市責任滅失礦山(大口鎮、府店鎮)

評論

用戶名:   匿名發表  
密碼:  
驗證碼:
最新評論0

相關閱讀

無相關信息
主站蜘蛛池模板: 志丹县| 区。| 紫云| 江油市| 霍州市| 中卫市| 文昌市| 页游| 崇义县| 松原市| 类乌齐县| 郴州市| 张家口市| 侯马市| 手游| 怀柔区| 定边县| 汾西县| 右玉县| 贵定县| 曲阳县| 巫山县| 高州市| 财经| 益阳市| 盐池县| 清徐县| 民丰县| 古丈县| 东乡县| 喀喇| 甘洛县| 简阳市| 五华县| 罗江县| 贵南县| 威海市| 温宿县| 诏安县| 临高县| 仁寿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