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地鐵12號線,人們習慣稱呼其為“紫霞仙子”,也因其換乘站眾多而被喚作“換乘大王”,其33座車站,像一顆顆耀眼的明珠,鑲嵌在深圳西部黃金發展軸上,串聯成連通深圳南北的大動脈。
2018年1月10日,中國電建與12號線結緣,以施工總承包模式承建A包部分,并在2020年8月3日,以PPP模式中標B包部分。該線路成為公司在粵港澳大灣區第一個投融資、建設、運營一體化的軌道交通項目。
2022年11月28日,“深圳地鐵12號線正式開通”,一聲號令下,身披淡紫色“綢緞”的地鐵列車緩緩從赤灣停車場駛出,一段“建設地鐵、服務城市”的動人故事翻開灼灼生輝的新篇章。
聞令而動的雙向奔赴
“1785個日夜的激情奮戰,源于那份執著的‘電建地鐵夢’”,2018年1月9日,就在深圳地鐵12號線正式動工的前一天,公司召集全體參建單位主要負責人召開了工程建設動員會,號召大家堅定信心、精細管理,抓組織落實、抓快速推進、抓安全質量、抓文明施工、抓成本控制、抓項目黨建、抓反腐倡廉,以實際行動確保項目良好履約與團隊建設,為集團的轉型發展作出新貢獻。
深圳地鐵12號線是支撐深圳西部發展軸的骨干線、大動脈,建成后將把粵港澳大灣區“地理核心”戰略區域有機串聯起來,極大優化西部向灣公共交通結構。該項目全長40.54公里,按GOA4級最高等級全自動運行標準,一次性、高質量開通的全自動運行線路。線路起自南山區左炮臺東站,終至寶安區海上田園東站,全線設站33座,其中換乘站20座(含遠期規劃),與1、2、5、9、11、20號線換乘,新設赤灣停車場、機場東車輛段。
“抓前期,促開工,是拉開深圳地鐵12號線工程建設帷幕的第一步,而征拆工作是保證工點開工的重中之重。”在全長40余公里的戰線上,涉及施工臨時用地面積約155.3萬平方米,房屋拆除建筑面積約24.6萬平方米,“每一個數字,都是深圳地鐵建設歷史之最!”僅機場東車輛段一處,征拆就涉及檔口118戶、機械設備1837臺,需完成拆遷面積23萬平方米,拆遷協調難度之大可想而知。
“為了推動工程建設加速向前,唯一能做的就是加強對外協調”,多跑跑,成為了各項目前期負責人的口頭禪。項目動工之初,中國電建與深圳地鐵協同沿線街道辦等構建工程建設聯席會制度,開展前期對接,及時溝通對接解決工程推進中所遇到的難題,為項目的高效推進打開突破口。期間,深圳市委市政府、深圳市軌道辦、南山區、寶安區、深圳地鐵集團等領導頻繁赴一線調研指導,共同商討應對解決策略,高標準、高起點進行規劃、設計和施工,攜手把深圳地鐵12號線建成帶動西部軸帶建設、提升城市發展品質的交通骨干線。
2018年7月25日,“爭先創優”勞動競賽在深圳地鐵12號線全面啟動,“‘八比八創’爭當深圳地鐵建設排頭兵”是當時立下的奮斗目標。“全面超越7號線”“把12號線建成粵港澳大灣區的精品工程”“質量受控創造精品”“打造綠色工地、環保工地,創建和保持AAA級文明工地”等一項項任務目標明確而鏗鏘有力。
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機場東車輛段按期完成了“3.08”、“4.30”、“6.15”各節點目標,其他各工點的前期工作也迅速打開局面,影響全線工程推進的“前期虎”成功解決,但更多的挑戰,仍在路上。
爭分奪秒的“電建速度”
“快,更快!”車站主體結構施工中,電建人突破重重難關,把質量、安全、效率做成了深圳地鐵四期工程的標桿。
“深圳地鐵四期工程首座車站封頂、次座車站封頂……中國電建在四期工程建設中全面領先。”領跑四期工程的背后,是對一道道難關的跨越。深圳地鐵12號線起點和終點都位于濱海區域,地質條件及周邊環境極其復雜,其中,全線車站臨近重要建(構)筑物63處,大部分工點道路狹窄,交通繁忙,疏解困難,線路需廣泛采用蓋挖逆作法、半蓋挖順作法及局部蓋挖施工解決施工作業面難題。
海上田園東站,既是全線的終點站,也是打響主體結構施工的關鍵站。該站地質條件極其復雜,需在沿海灘涂地質條件下高效筑起地下車站,對施工安全、質量管控要求極高。施工人員形象地將海上田園東站的施工描述為“在豆腐上的施工”。“基坑內部淤泥層平均厚度10.5米,最大厚度為18.6米,車站兩層段基底基本位于淤泥質粘土層,三層節點段基底基本位于粗砂層”,設計參數顯示,海上田園東站基坑內部淤泥呈飽和、流塑狀態,含水率高達75.0%~90.1%,呈微透水性,在擾動后強度大大降低,施工中極易產生側向滑動、地面沉降和涌泥等不良現象。“防止淤泥層滑移及控制基坑變形沉降成為了海上田園東站施工的重點和難點”。
施工進點后,南方公司及工區項目部有針對性地組織地質補勘,并積極組織召開專題會議進行研究部署,增加了地連墻槽壁加固、基底加固、真空降水等有效措施,并始終堅持“安全第一”的原則,積極籌劃和推進施工方案優化,嚴抓基坑監測及應急處置,成功化解了多次基坑預警,妥善處置了涌水涌沙風險,于2019年9月16日實現主體結構封頂,為深圳地鐵12號線暨地鐵四期工程第二座實現封頂目標的車站。進度領先的同時,海上田園東站安全、質量、文明施工、標準化建設等方面均走在深圳地鐵12號線乃至地鐵四期工程前列,得到了各界的廣泛好評。海上田園東站也從全線的“終點站”一躍成為全線“領跑者”!
在南側的寶安繁華中心城區,上川、流塘、新安公園、靈芝等車站周邊密布老舊樓房,地質特殊、地下管線繁雜,且和管廊等項目存在交叉作業,同時涉及多個街道、社區,工程協調量巨大。“有條件要干,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干,還要既快且穩,打造經得起現實和未來考驗的地鐵!”上述4個車站中僅有1個車站是標準站長度,其他3個車站長度均超過標準車站兩倍,相當于7個標準長度的車站,且施工工法全面覆蓋礦山法、半蓋挖順做、半蓋挖逆做、全蓋挖逆做等,堪稱地鐵車站施工的“博覽會”。以上川站為例,該車站基坑所處地層主要為素填土、雜填土、礫質粘性土、全、強風化混合花崗巖,車站底板處于全、強風化混合花崗巖,遇水易軟化。車站采用半蓋挖法進行施工,結構復雜,場地狹窄,立柱密集,同時要解決盾構下井、平移等困難。為此,南方公司及工區項目部堅持把創新作為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積極開展各項QC小組活動和培訓,鼓勵員工發揮首創精神,經過反復研究并施工實踐應用,解決了工程建設中遇到的技術難題,大大縮短了施工工期,如期實現了既定目標。
精銳盡出 穿山越海
“盾構施工是一項專業度很高的施工工法,需要研判地質、調控設備、實時監控。若有一環出錯,極易引起地表沉降等風險,造成不可預估的損失……”,深圳地鐵12號線盾構施工中需上跨、下穿及側穿既有運營地鐵線路3處,近距離下穿、側穿建(構)筑物及重要管線25處,下穿海域、河流6處。“深圳地鐵建設領域首次穿越淺覆土海域”“首次應用土壓平衡/TBM雙模式盾構工法”等,深圳地鐵12號線身上被冠以多個“首次”。
左炮臺東至太子灣區間(以下簡稱左太區間)穿越海域破碎帶,極大考驗著盾構施工技術和施工管理能力,設計風險等級為一級。該區間是深圳地鐵建設領域首次盾構下穿淺覆土海域,也是公司在深圳首次采用泥水盾構機進行掘進施工。”為了確保盾構施工安全,左太區間采用專門為海底下穿隧道盾構工程量身打造的“ZTS6450”泥水盾構機。該盾構機全長11米,盾構機刀盤直徑達6.502米,高度5.45米。
穿海而過的左太區間起自左炮臺東站,一路向東下穿海域后到太子灣站,隧道全長912米。為保證穿海區段地層穩定,南方公司及工區項目部在盾構機下穿海域施工前,通過海面作業對該區域進行了注漿加固。“受海風和潮汐影響,現場注漿面臨孔位難以確定、工作平臺標高不斷變化等各種復雜情況,同時還要及時處理卡鉆、斷管、海面污染和海上作業等一系列風險。”
在海底掘進過程中,左、右線分別遭遇了77.4米和66.432米的斷層破碎帶,水深、淺覆土、地質條件復雜,地層的反復多變給工程帶來了嚴峻挑戰。南方公司及工區項目部以智慧盾構數據平臺為依托,實現對掘進參數實時智能監控、自動預警。同時,采用信息化BIM、5D及智能化監控等技術,對工程建設周邊環境進行全面感知,施工精度和監測效率得到了大幅提升。
懷德站至福永站區間(以下簡稱“懷福區間”)位于深圳市寶安福永片區范圍內,始于懷德站,沿懷德南路行進,穿望牛亭山,之后沿福州大道到達福永站,區間全長1749.5米,埋深10~125米,沿途全斷面硬巖占比78%,巖石強度均在137兆帕以上,該區域地質條件呈現基巖起伏變化大、地下水位高、巖體風化程度差異大等特點,區間隧道施工過程中需穿越軟土地層、硬巖、軟土硬巖復合地層以及斷裂構造帶,地層條件復雜,施工難度大。為了高效率破解這一施工難題,工程采用國內領先的土壓平衡/TBM雙模式盾構工法。“雙模盾構具有掘進速度快、刀盤耗損少、功耗低的優勢,可以有效降低施工難度及風險。”現場施工負責人介紹,懷福區間是深圳地鐵12號線唯一一個采用雙模盾構施工的區間,也是全線最長的盾構區間,“雙模盾構”“最長”是這個盾構區間的重要“標簽”。
在懷福區間施工過程中,南方公司及工區項目部通過對雙模盾構全過程模擬,進行可視化的技術交底,同時結合BIM技術的創新性應用研究,在雙模盾構轉換中充分應用了BIM的可視化、三維化和模擬化。特別是,針對拆裝螺機用的吊裝架、土倉內部改造、TBM轉換等困難點,南方公司進行了全過程的預演和方案優化,這也是整個12號線唯一一家結合BIM進行雙模盾構模式轉換的創新性應用。
在皮帶機安裝上,通過拼裝模擬預演,利用管片小車將主機皮帶機運送至拼裝機末端,利用葫蘆和設備主機皮帶機滑軌將主機皮帶機前部拖至滑軌前端,為雙模盾構在TBM模式下提供中心出土路徑,解決了皮帶機在行進過程中經常損壞、刀口接頭安裝、中心出渣控制困難等問題。
2021年9月3日上午,隨著“鋼盾號”盾構機從太子灣站破土而出,深圳地鐵12號線最后一個盾構區間——左炮臺東站至太子灣站盾構區間左線(以下簡稱“左太區間”)順利貫通,標志著32臺Φ6450土壓平衡盾構機、2臺Φ6450雙模式盾構機、2臺Φ6950土壓平衡盾構機安全完成任務,也標志著12號線在地鐵四期工程中率先實現全線貫通目標,再次收獲一項具有重要里程碑意義的“第一”。
精雕細琢出標桿
天下大事,必做于細。
赤灣停車場立柱約1221根,梁板將近10萬平方米,混凝土用量達到32.8萬立方米。面對異常龐大的混凝土澆筑體量,南方公司及工區項目部明確以“免裝修混凝土”為建設目標,并以精細化管理推進標準化建設。工程開工之初,赤灣停車場項目組織相關人員編制了《赤灣停車場主體結構精細化管理手冊》,明確了施工過程中的各項管理要求及工藝控制要求。施工過程中,嚴格按照管理手冊進行清單化、網格化管理,及時整改閉合安全質量隱患,確保主體結構的各個施工工藝過程落實到位。
“樣板引路是提升質量的重要舉措”,項目成立了外觀質量QC小組,并實行樣板先行,進一步保障施工質量標準化。樣板實施過程是發現問題、暴露問題、解決問題的探索過程,又是集思廣益,選取最優方案或措施的實踐過程。立柱施工全面啟動前,組織各協作隊伍開展立柱施工試驗,通過良性競爭的方式提高施工質量和效率;試驗過程中,項目部定期組織召開提升總結會,對出現的問題進行系統性總結分析,積極尋找解決方案,提高施工質量。
“系統謀劃設計工程材料、設備工程檢測實驗、工程施工、工程驗收及移交環節。有序組織連續施工和工序交叉作業,不斷推進工程項目精細化管理,以強執行、嚴標準、夯基礎、建長效的工作思路推進標準化建設”,機場東車輛段一項項“金色成果”相繼長成:2019年9月聲波成孔檢測儀對樁基成孔進行檢測,較傳統下探籠檢測,無聲無色的“波”幫助我們柱子打的更直;2020年4月破土而出的“鏡面混凝土立柱”亮的可以讓人在面前照鏡子;2020年7月梁板施工采用吸塵器進行梁底清理,可以讓我們光著腳在未完成的施工建筑上跳舞。機場東車輛段一步步變高變壯,“電建地鐵建造技術”也在此過程中一點點變大變強。
“智能建造,是深圳地鐵12號線的一大亮點。”全線廣泛應用裝配式預制板道床技術,軌道工程施工質量顯著提升,在精密測量和軌道精調技術的雙重加持下,地鐵列車運行更加平穩,乘客體驗更加舒適。車輛基地接觸網采用“結構預埋雙滑槽+剛性旋轉腕臂安裝”創新設計,縮短工期,提高接觸網平順度。車站冷水機房采用“工廠加工+現場裝配式”施工,現場實現“零焊接”拼裝,縮短工期,高質環保。在中山公園等10個車站,推廣應用“浮潛式冷卻塔”發明專利,有效解決噪聲擾民、影響城市景觀等難題,將城市軌道交通的冷卻塔“消隱”,讓地鐵工程更加親民為民。
深圳地鐵12號線多措并舉構筑生態地鐵,努力打造綠色智慧工地。全線共建成8個標準化全封閉鋼筋加工中心、4個封閉式隔音廠棚,并利用自動洗車系統、TSP揚塵檢測系統、焊煙收集凈化器、霧炮機等全流程凈化設備,有效降低工地揚塵噪音,實現施工現場整潔度顯著提升。此外,深圳地鐵12號線共投入新能源施工設備130套,在設備安裝、軌道工程施工等多領域落實節能減排目標,全面投入使用新型智能環保純電動渣土運輸車,相比傳統燃油車輛能耗減少,有效減少了運輸揚塵。
“全線建設投入8套盾構渣土環保處理系統,有效緩解盾構渣土外運壓力,實現渣土資源化利用,減少土壤污染,節約土地資源。”南方公司及工區項目部聯合高效產學研合作提出了渣土資源化綜合利用施工技術,實現盾構渣士的分級脫水分離和干化、無機原料和水資源循環再利用。“主要是通過上料模塊、篩分模塊、洗沙模塊、絮凝模塊、壓濾模塊5大模塊將車站淤泥土、盾構渣土等進行分離再利用”,據介紹,目前此項技術已在地鐵施工渣土處理方面得到了廣泛的推廣應用,真正實現了廢棄渣土的高效低能無害化處理及資源化利用,在城市地鐵施工中具有非常重要的社會效益和生態環境效益。據統計,全線盾構渣土處理率達到70%,減量率達到40%。
黨建引領做典范
面臨諸多困難的情況下,如何干成優質工程?如何凝聚工程建設合力?黨建共建、黨建引領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2019年10月11日,為進一步夯實基層黨組織建設,發揮黨組織的優勢互補作用,推動共建各方攜手聚焦、解決工程建設實際問題,以黨建帶動深圳地鐵12號線在建設標準線、示范線上取得新突破,深圳地鐵、中國電建聯合設計、監理、工區開展 “弘揚‘支部建在連上’光榮傳統 五方共建堅強基層戰斗堡壘”活動。活動正式啟動以來,共建各方將共同搭建五方支部溝通交流平臺,共同發起組建聯合黨支部,攜手制定實施方案、分解責任義務、推動落實落地,以同上黨課、同過黨日活動、共建黨建活動室等形式,定期交流黨建工作經驗,共享黨建工作信息,不斷加強基層組織建設,提高黨建工作水平。聚焦工程建設,定期組織聯合專題會議,共同查找、發現、研討、解決困擾工程推進的疑難問題,共同籌劃實施科技創新、聯合推進產業工人培育、攜手打造具有鮮明特色的四期工程新亮點。形成聯席會議制度,定期組織開展黨建活動、文化體育活動、志愿者活動等,共同推動配備兼職協作隊伍聯絡員,深入基層宣傳“共建聯控”專項工作,不斷擴大工作面,及時發現、化解基層矛盾,確保工程建設和諧穩定。定期開展經驗交流總結會,認真梳理總結五方支部共建經驗,不斷推廣先進做法、典型經驗,豐富五方共建活動的內容與內涵,著力提升整體工作水平,為建設“平安地鐵、法治地鐵、科技地鐵、美麗地鐵”奠定基礎。
以黨建引領人文地鐵建設。在12號線施工現場承辦了由深圳市關愛基金主辦、地鐵集團支持的“深愛有你”關愛地下建設者感謝行動,活動聚焦地下建筑工人及其子女,將從健康關愛、文化關愛、城市融入、社會倡導四個維度出發,聯合社會愛心力量,倡導關愛地下建設者,感恩他們為城市的付出,傳遞深圳“關愛之城”的溫暖。高考期間組織鄰近考點工區開展愛心助考活動,彰顯央企社會責任,取得了沿線政府部門、單位和市民的大力支持和充分理解。“山竹”臺風過境深圳后,南方公司組織在建項目近千名黨團員投身“清障潔城”活動,組建26支搶險隊伍,投入裝載車、吊車、垃圾清運車、電鋸等設備,奔赴寶安、南山、福田、龍華、龍崗等地鐵沿線街道、小區,與武警戰士、深圳義工、交警、街道辦、社區等一起,清除臺風中傾倒的樹木、規整散落的樹枝、清掃街道上遺留的垃圾、沖洗路面的淤泥,協助綠化部門扶起傾斜的樹木,幫助工點周邊的小區做好保潔,得到了相關單位和市民的一致好評。
堅持以建設者為中心。聯合寶安區總工會開展“黨建+筑愛戶外勞動者”集體生日慶祝活動,以一聲親切的問候、一句真誠的祝福、一句暖人的話語,增強企業的凝聚力,強化企地共建的紐帶,同時,創新性地設置在項目“黨建+筑愛”戶外勞務工作者服務站,聯合開展送清涼、免費義診等活動。此外,聯合屬地醫院開展了急救知識專題講座,廣泛開展了職業健康知識培訓,與桃源居社區聯合開展了七夕青年聯誼活動等。2018年9月9日,在12號線土建六工區與寶安區福永街道永福苑社區黨支部聯合開展了“千人攜手共建,共筑美麗鵬城”系列活動,通過地鐵移動宣講臺、發放宣傳資料、互動小游戲等形式,講解地鐵建設難題、贏取居民理解支持,打造了人人稱道的“零投訴”工點。
大道遠行,何懼前路多艱!2012年全面進入城市軌道交通建設領域以來,中國電建已在國內外15個重點城市實現軌道交通市場突破,全面覆蓋粵港澳大灣區、成渝雙城經濟圈、京津冀經濟圈、長江經濟帶、中原和膠濟城市群等國家站重點戰略布局區域,建設總里程超過800公里。未來,出自電建人之手的地鐵精品工程將越來越多,“電建地鐵夢”也將在新的建設熱潮中,伴著“城市地下動脈”的不斷延展加速走向實現!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