泱泱黃河,水潤長垣,千百年來,血脈相融。
歷經半世紀耕耘,源于“萬里黃河第一壩”的建設者,賡續前輩治水基因,從成都平原再回豫北平原,開啟新時代治水之路。
聞水而動
河南長垣,因古代“縣有防垣”而得名。作為豫北經濟重鎮,在起重機、防腐材料和衛生材料生產制造領域處于世界領先地位,2023年上榜中國財政實力百強縣。
為建設生態文明宜居城市,長垣市提出“融綠、活水、創景、承文化”四大策略,致力于打通城市綠色廊道,形成“藍綠交織”綠地景觀系統,打造“雙廊抱城、八水繞城、綠脈連城”景觀結構,長垣市防汛除澇及水生態文明城市建設工程應運而生。
工程涵蓋水資源配置水污染防治、河道生態修復、水體循環等,融合水安全、水景觀、水生態、水環境為一體。該工程的實施,將改善灌溉面積13.6萬畝,有效緩解水資源供需矛盾,形成更加完善的防汛排澇體系,灌溉及排澇能力明顯提升,為建設水美鄉村提供有力保障。
2018年1月,在川央企水電七局響應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搶抓生態文明建設和高質量發展機遇,承建長垣水生態文明城市建設工程的西區和北區PPP工程。主要工程量包括河渠治理293.68公里,新建液壓壩3座,新建改建節制閘14座,改建重建生產橋61座,路涵118座、4段景觀河段和2座景觀湖等。
截至目前,西區工程完成合同總量的96%,陸續進入政府組織的階段驗收階段。體育公園正在緊張施工,預計年底完工。北區工程完成合同總量的36%,已完成15條渠道及管段內所有結構物施工,沖刺年底完成剩余施工。
“這里的一草一木,都由我們悉心栽種。”項目副經理張可的臉上寫滿自豪。回憶開工之前,伴著漫天柳絮,20人想盡辦法節約成本,擠在三層樓的農家房,啃著合同條款,四處走訪調研,開展前期策劃,那時燥熱難眠,擠在陽臺的場景,至今記憶猶新。
面對廢棄的水潭,雜草叢生的荒地,他們不等不靠,跑步進場,與政府部門主動聯系,研究圖紙、測量地形……
理想豐滿,現實骨感。此前周邊居民頗有怨言:“到了夏天,蒼蠅蚊子到處飛,河水臭氣熏天。”面臨如此棘手的污染問題,頭痛醫頭,腳痛醫腳顯然不行,必須精準地找到治水切入點,盡快還百姓宜居的生活環境。
王家潭濕地公園、紅山廟南北段等子項目陸續開工。
老潭新生
“霓虹初上映荷塘,桃花島邊賞月色,濕地公園美如畫,水清天藍游人多……”眾人吟唱的《王家潭濕地公園之歌》,描繪出治水興水的秀麗畫卷。
水杉錯落有致,小孩沙灘打鬧,跑者揮灑汗水,水鳥湖中嬉戲。目之所及,滿眼蒼翠,沉浸其中,美不勝收。位于長垣市區西南10公里處的王家潭濕地公園,集調蓄、防洪、除澇、旅游、休閑于一體,已然成為“綠色之肺”。
“進門的屏幕識別人臉,跑一圈約4.6公里的塑膠跑道,可比拼運動達人;這是太陽能座椅,給手機無線充電,藍牙播放音樂……”項目副總工程師鐘瑜介紹道。
公園集成智慧燈桿、智慧照明、智慧步道等智慧系統,運用物聯網等信息化手段,將各智慧系統有效連接,搭建起水系互聯互動的控制系統。
王家潭得名,源于清朝時黃河決口,洪水直沖長垣甄家莊、王家堤,形成水面數千畝的深水潭,因潭在王家堤西北而得名,當地人也叫“潭渦”。
面對多年未干涸的老潭,雜草叢生,潭底大量淤泥,治理極具挑戰。采用傳統圍堰、抽水結合挖機、自卸汽車的工藝清淤,施工工期較長,不便項目管理;若采用淤泥船直接清淤,需提前購買船只。
項目部結合實際,多地考察,頭腦風暴,集思廣益,采用“泵淤”技術,通過高壓水泵沖擊,將淤泥充分稀釋,然后將泵出的淤泥集中堆存于綠化區,部分區域待自然晾曬、平整場地后種植苗木,經過第三方檢測,將利于苗木生長的泥土變廢為寶。
僅此一項技術,即可實現清淤29萬方,完成約18萬平方米區域的喬灌木種植,縮短工期3.5個月,節約成本200多萬元。
無獨有偶,在紅山廟溝、王堤溝、文明西支等河道治理方面,邊坡護岸采用新型連鎖砌塊組裝成生態砌塊擋墻,由于單塊連鎖生態砌塊的重量過大,安裝效率不高。對此開展技術攻關,研究出一種小型構件快速吊運安裝夾具的實用新型專利,并形成生態連鎖砌塊擋墻安裝施工工法,安裝約36萬塊連鎖砌塊,極大提升效率,保證質量。
這些,都是他們不辱使命,積極作為的縮影。團隊獲得業主發來賀信表彰,榮獲安全生產先進單位、突出貢獻獎等。
只為活水
初夏時節,漫步紅山廟溝,蜜桃掛上樹枝,垂涎欲滴;村民悠閑垂釣,怡然自得。昔日的臭水溝變為生態綠化帶,樹花草水相映成趣。
走到建設中的體育公園,放眼望去,幾臺挖掘機伸展長臂,工人們似乎都藏了起來,讓人不禁費解,如何保證工期?
更多功夫,都在地下。這個公園占地面積300畝,其中綠地面積65畝,水面面積112.4畝。總建筑面積3.98萬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9834平方米,地下建筑約3萬平方米。
2021年“7·20”暴雨,地下施工遲遲不能封閉,工期受到嚴重影響。項目部聯系各方,察看工地現場,邀請專家召開技術咨詢會把脈論證,優化基坑修復及基坑降水,快速實現基坑底部封閉施工。為確保施工質量,項目黨支部開展“服務型”品牌活動,成立技術攻關小組,引入“跳倉法”施工技術,確保地下室筏板完整性,節約工程成本,高質量完成各項建設任務。
目前,主體結構全部封頂,正在進行附屬結構和裝飾裝修工作。拾級而下,來到地下二層,已是別有洞天。地下車庫、健身中心、1.46公里的環形跑道雛形初顯,戶外健身不受天氣影響。
在剩下的半年時間,要想圓滿收官,項目部還需完成2.7億產值,雖然壓力著實不小,但信心來源于實踐。
思路已明,他們繼續秉持初心,團結協作,統籌協調資源,合理安排施工,科學組織,積極溝通協調,加大全過程管理,建立風險防范措施,確保如期完成。
迎著國內PPP模式發展大潮,這支川軍來到中原。他們建章立制,內部輪崗,精簡人員,靈活考核,培養的骨干力量輸送到柯拉光伏、武漢地鐵等全國各地,獨當一面,嶄露頭角,成為最大收獲。
未來何去何從?新都、視高、攀枝花、長垣PPP項目等負責人相聚一堂,共同探討,總結得失。結論就是,高質量發展,萬變不離其宗,降本增效,開源節流,干好活,算好賬,才能收回錢!
王家潭濕地公園
紅山廟北段河道
建設中的體育公園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