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6日,鄭州市南三環區域積水綜合治理工程第六標段雨水工程完成移交,繼7月27日竣工驗收后歷時48天完成單項工程的移交工作。該項目完工后,將有效提升現有市政雨水系統的收排水能力,將南三環雨水系統設計標準暴雨重現期提升到5年,通站路段暴雨重現期提升到10年,西干渠內澇防治標準達到50年一遇。
鄭州市南三環現狀排水系統修建于上世紀90年代,運行已經有20多年,因原雨水管網建設標準較低,雨季時南三環道路尤其在鄭密路、大學路、行云路、京廣路、紫荊山南路、通站路口等路口時常“看海”。不僅如此,還經常出現污水外溢的情況,嚴重影響周邊居民出行。為了提高該區域抗內澇風險能力,急需對現狀排水管網進行提升改造。鄭州于今年4月份開始對南三環區域進行積水綜合治理。
水電五局承擔建設任務的鄭州市南三環區域積水綜合治理工程第六標段,合同建設范圍為鄭州市南三環(青翠路—通站路)與通站路(南三環—西干渠)新建雨水箱涵,管線線路長為1146.41米,南三環(秋實路-通站路)段污水管道頂管施工,長度為63米;西干渠護砌整治工程,長度為164米。工程建設有效提升了南三環排水管網服務能力,降低了區域積水風險,改善了南三環區域居住環境,方便周邊居民雨天出行,為沿線防洪度汛及促進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