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0-21日,由中國電力規劃設計協會主辦、杭州市電力設計院承辦的第三屆供配電工程數字化設計大賽在杭州舉行。
而就在兩天前的10月1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專題就推動我國數字經濟健康發展進行了第三十四次集體學習,謀劃不斷做強做優做大我國數字經濟。
行業的自覺行動,在時間線上,竟如此契合中央的謀篇布局。這無疑也表明,推動數字化應用、壯大數字化產業,已經成為舉國上下的廣泛共識和集體行動。
十年磨一劍
事實上,在整個電力行業,數字化應用比較早、基礎比較好的,還是在規劃設計領域,這當然是由于電力設計人員較早開始使用計算機進行網絡圖紙設計的行業特性所決定的。而作為行業協會的中國電力規劃設計協會,也很早就開始認識到數字化對于推動電力工程行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意義。
作為中國電力數字工程EIM大賽發起者的協會常務副理事長李愛民告訴記者,協會早在十年前,就開始思考,是否要籌備一個專門的數字化設計賽事,以推動行業的數字化應用。
“到2013年,協會計算機專委會,也就是現在的數字化專委會,經過提議、討論、籌備,終于在2014年舉辦了主要由大院、省院參與的首屆中國電力數字工程EIM大賽,此后每雙數年舉辦一屆。后來為了提升供配電工程設計水平,推進供用電設計企業數字化工程設計能力建設,滿足市場新形勢的要求,我們又在2017年舉辦了首屆供配電工程數字化設計大賽,到今天也是第三屆了。”李愛民向記者詳細闡述了中國電力數字工程EIM大賽和供配電工程數字化設計大賽的“前世今生”。
數字化設計是方向,也是企業必須要緊緊抓住的轉型升級的重要機遇。
“協會要做的,就是為會員單位搭建可以實現交流互通、擴大視野的平臺。通過大賽,鼓勵和推動會員單位加大加快EIM技術的廣泛應用,培育EIM技術人才。我們最終的目標,就是希望數字化不僅僅是一個設計手段,而是一個目標,這個目標就是建設數字工程。”李愛民對記者表示。
實現三個可喜的轉變
已經歷經三屆的供配電大賽,至今無論是組織方式、賽事規則,還是類別設置、形象LOGO,都已經日趨完善、規范。
據中國電力規劃設計協會副秘書長郝士杰介紹,本屆大賽共計收到20個設計單位的33個參賽作品,相比上屆的13家單位22個參賽作品,無論是數量還是整體質量有了明顯提升,越來越多的供用電設計單位步入了數字化設計軌道。
通過10月20日的初賽,經評委打分確定:線路工程、變電工程、配網工程和新能源工程共11個項目進入決賽。
10月21日,決賽開始。經過激烈角逐,安徽華電工程咨詢設計有限公司申報的“安徽宣城河瀝500千伏變電站220千伏送出工程”、沈陽電力勘測設計院有限責任公司申報的“高山220千伏變電站工程數字化設計及全生命周期管理應用”、廣州市電力工程設計院有限公司申報的“南方投資集團大廈物聯網+智能供配電系統數字化設計應用”分別獲得線路工程、變電工程、配網工程和新能源工程第一名。
對于本屆大賽,協會供用電分會會長、中國電建上海電力設計院原董事長余寅用“三個可喜的轉變”進行了總結:從局部專業應用向全專業協同應用轉變;從數字化輔助設計向數字化智能設計轉變;從數字化建模出圖到工程全過程數字化應用轉變。
“這幾個轉變說明,我們供用電設計院已經走過了數字化轉型初級階段,已經開始探索數字化的本質。我認為,我們優秀數字化作品水平已經不輸于傳統大院強院,完全可以和大院同臺競技。”余寅告訴記者。
文章來自:中國電力報 供圖:杭州電力設計院
中國電力報記者 顏新華 通訊員蘇紅紅 曹塍平 李夢喬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