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人是一座孤島……不要問喪鐘為誰而鳴,它就為你而鳴。”自新冠肺炎暴發以來,17世紀英國詩人約翰·多恩的這首詩歌被廣泛提及,和這首詩同樣被廣泛轉載的,還有出自《詩經》的“豈曰無衣?與子同袍”。
面對病毒肆虐,當口罩成為我們每個人自保也是保護他人的強大武器,當全國一盤棋馳援武漢,棉衣棉被大量運往災區,許多人因為疫情每天提心吊膽……“沒有人是一座孤島”“豈曰無衣?與子同袍”蘊含的深刻思想與人文情懷,穿過千百年歷史風云,熠熠生輝。這兩首經典詩歌深切呼喚人與人之間患難與共,彰顯鮮明的“人類命運共同體”意識,非常契合全民抗疫現實語境,引起大眾共鳴理所當然。
“在無窮的遠方,無數的人們,和我有關。”當一個地方出現險情,牽一發而動全身,幾乎我們每個人的安危,都與億萬同胞的安危息息相關。尤其是抗擊新冠肺炎這種疫情,任何一個人都無法獨自戰斗,亦難以置身事外,我們唯有精誠團結,同仇敵愾。人類社會已經走過數千年,歷史上曾經發生數不勝數的天災人禍,人類正是依靠守望相助使得文明的火種世代相傳。
抗擊疫情,渡過災難,文學的聲音不可或缺。在疫情風起云涌之際,國家領導人親臨現場,運籌帷幄;成千上萬醫護工作者主動請纓,奮不顧身奔赴“前線”,為搶救“傷員”不舍晝夜;各地志愿者、國士專家紛紛挺進“災區”,獻策出力;愛心人士慷慨解囊,捐款捐物不遺余力;眾多公職人員積極響應號召,放棄春節休假,沖到阻擊戰一線,成為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的“守護神”……在“抗疫戰爭”中涌現大量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與先進事跡,需要詩歌等生動的文字來傳遞;無懼風險勇立潮頭的境界風范呼喚文學來定格。
當疫情洶涌,我們每天第一時間打開數據頁面,無不觸目驚心。看到冷冰冰的死亡數字,想到數字背后都是一個個活蹦亂跳的生命瞬間凋零,內心充盈無以名狀的悲哀,以及緊張焦慮甚至恐懼不安……這些疫情抑或災難面前的負面情緒,需要稀釋化解。文學深藏撫慰心靈的溫暖。
這次疫情時時刻刻牽動億萬國人之心,也引起國際社會廣泛關注。疫情蔓延覆蓋前所未有,但是我們每一座城市、每一個鄉村、每一個街道以及社區,都已經壘起堅固的“戰壕”,這里已是“全民皆兵”。我們堅信,我們終將戰勝病毒,迎來春暖花開。然而在花開未開之時,我們很有必要以文學力量鼓舞信心、激發斗志,凝聚打敗瘟神的英雄豪情。
文學除了歌頌真善美之外,還有一個功能是鞭撻假惡丑。在眾志成城抗疫中,也出現了些許不和諧的雜音。比如,有患者故意隱瞞病情,到處亂竄;有人搶購口罩等防疫物資,再高價出售;有人銷售假口罩;還有人趁著疫情混亂,玩弄坑蒙詐騙伎倆……不一而足。這些喪失公德人倫底線,以及發國難財的丑惡行徑,文學自然要予以無情撻伐。這既可讓卑劣者自慚形穢,也讓更多人的心靈防線得以加固。
抗擊疫情,我們既需要口罩,也需要文學、需要詩歌。口罩可以阻隔病源,文學、詩歌能夠消除頹廢心理,喚醒昂揚激情,鼓舞我們勇往直前,戰無不勝。(王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