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對于中國光伏行業來說,是史詩級轉變的關鍵一年。今年,不僅是我國“十四五”開局之年,也是風電、光伏發電平價上網的第一年。同時,在“3060”的目標要求下,以光伏為代表的清潔能源正逐步成為“碳中和”主力,迎來更大的發展空間。
回顧過去十余年,我國光伏上網電價從1.09元/kWh到0.35元/kWh,十年間下跌超67.8%,最終實現平價。
開端--光伏電站特許權項目(2008-2010)
2008年,國家發改委發布關于內蒙古鄂爾多斯、上海崇明太陽能光伏電站上網電價的批復,核定上網電價為每千瓦時4元。于是,首個特許權項目甘肅敦煌10MW并網光伏項目啟動招標,電價不得高于4元/千瓦時,價低者得。最終甘肅敦煌10MW項目由中廣核拿下,國投華靖電力同樣獲得10M項目,均執行1.09元/千瓦時電價,成為我國商業光伏電站的開端。
2010年,光伏市場大規模啟動,為保障公平競爭,探索光伏合理上網電價。國家能源局啟動第二批光伏電站特許權項目招標,此輪招標總規模280MW,中標電價0.7288~0.9907元/kWh。其中,最低電價由黃河水電在青海共和30MW光伏電站投出,上網電價0.7288元/千瓦時。
規范--統一標桿上網電價(2011-2015)
2011年,為完善太陽能光伏發電上網電價政策,國家發改委正式出《關于完善太陽能光伏發電上網電價政策的通知》,明確對非招標光伏發電項目實行全國統一的標桿上網電價。對于2011年7月1日以前核準建設、2011年12月31日建成投產、尚未核定價格的太陽能光伏發電項目,上網電價統一核定為1.15元/kWh。7月1日及以后核準的太陽能光伏發電項目,以及2011年7月1日之前核準但截至2011年12月31日仍未建成投產的太陽能光伏發電項目,除西藏仍執行每千瓦時1.15元的上網電價外,其余省(區、市)上網電價均按每千瓦時1元執行,此輪統一標桿上網電價一直延續到2015年。
直到2015年底,國家發改委下發《關于完善陸上風電、光伏發電上網標桿電價政策的通知》,開始實施電價退坡政策,光伏電價正式開始進入下行軌道。
光伏電價逐年下降(2016-2018)
2016年底,為了進一步發揮價格杠桿作用,國家發改委發布《關于調整新能源標桿上網電價的通知》,正式明確分資源區降低光伏電站、陸上風電標桿上網電價,要求2017年1月1日之后,一類至三類資源區新建光伏電站的標桿上網電價分別調整為每千瓦時0.65元、0.75元、0.85元,西藏自治區光伏電站標桿電價為1.05元/千瓦時。
2018年,光伏電價迎來轉折點,Ⅰ類、Ⅱ類、Ⅲ類資源區標桿上網電價分別調整為0.55元、0.65元、0.75元/千瓦時。僅短短兩年間,Ⅰ類、Ⅱ類、Ⅲ類資源區標桿上網電價降幅分別達到37.5%、31.82%、28.57%。
競平價過渡時期(2019-2020年)
2019年,國家發改委為了進一步完善光伏發電上網電價機制,將集中式光伏電站標桿上網電價改為指導價,I~III類資源區新增集中式光伏電站指導價分別確定為每千瓦時0.40元、0.45元、0.55元。光伏發電價格加速下調,Ⅰ類、Ⅱ類、Ⅲ類資源區上網電價降幅分別達到20%、25%、21.47%。
2020年,光伏來到了競平價轉型的最后一年,光伏發電價格加速向平價過渡。I-III類資源區新增集中式光伏電站指導價分別為每千瓦時0.35元、0.4元、0.49元,較2019年分別下調了12.5%、11.1%、10.9%。
開啟光伏平價之年(2021年)
2021年,我過光伏行業正式開啟實行平價上網的第一年,新備案集中式、工商業分布式項目不再補貼;新建項目上網電價,按當地燃煤發電基準價執行,由當地省級價格主管部門制定;具備條件的可通過競爭性配置方式形成,上網電價高于當地燃煤發電基準價的,基準價以內的部分由電網企業結算。
“十四五”在雙碳目標的引領下,我國光伏發電進入倍增新階段。據統計,目前已有16個省份明確了超258GW以上光伏等可再生能源新增裝機目標,并且多個省份正在陸續推出光伏裝機規劃。根據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的預測,到2025年,光伏總裝機規模(直流側)達到730GW,相當于2020年底的2.9倍,光伏正以將近3倍的速度增長,我國光伏產業將由光伏平價上網邁入光儲平價上網新時代。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