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西省能源局對全省范圍內整縣屋頂分布式光伏試點情況進行調度調研,并發布《關于進一步做好整縣屋頂分布式光伏開發試點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通知》指出,調研發現,試點縣不同程度存在工作思路不清、工作推進力度不大、項目建設進度不快等問題,影響了江西省試點工作的開展。
江西省整縣屋頂分布式光伏開發遭遇了哪些問題?其他省區是否有類似的情況發生?
“拿屋頂”耗時費力
江西省能源局在《通知》中指出,由于存在制度機制不完善、建設環境不成熟、外部約束因素多等問題,屋頂分布式光伏的的快速發展受到制約。《通知》要求,負責試點縣開發的企業要承擔起主力軍責任,加大資源投入,多種形式參與,在試點中創新企業開發思路和發展模式,發揮好作為投資商、運營商和服務商的多角色作用。
根據江西省能源局此前發布的名單,8個試點縣的項目開發共涉及11家企業,其中不乏多家電力央企和地方國有企業。
承擔“主力軍責任”、發揮“多角色作用”并非易事。有知情行業專家告訴記者,在整縣分布式光伏開發的各項前期工作中,“拿屋頂”是讓開發企業深為頭痛的環節。“屋頂的業主有一般農戶、有工商企業,還有學校、醫院和機關單位,要一點點去談,一個個簽協議,后期收益分配的方式也千差萬別。基層情況復雜,一般來說,央企的地方公司可能連最基本的人手都不夠。”
“說是創新思路和模式,也有企業考慮過把這項工作轉包給在地方上有經驗的公司去做,提高整體效率。可一旦轉包,在部分地區還存在政策和流程上的風險,很容易被視為‘打擦邊球’,央企是不會輕易去冒這個險的。”上述專家說。
“大基地”更具性價比
不可冒險,穩扎穩打。在現實的推進過程中,企業的積極性難免打了折扣。
“我們在江西沒有整縣分布式光伏的項目。其實,從全國來看我們參與的項目也非常少。說實話,從企業自身的經營來說,公司是不太愿意做這種整縣的屋頂光伏項目。”國內某電力央企新能源開發相關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整縣屋頂分布式光伏項目點多面廣,無論是獲取資源,還是辦理涉及行政審批的手續,亦或是相應的招投標和采購等工作,都需要投入大量的時間和人力。“一路折騰下來,一個縣的屋頂光伏項目,體量也就那么大,有這個精力,我們為什么不去做大基地的建設?這個賬很容易算。”
上述工作人員坦言,大項目開發建設的各種相關工作都已有成熟的模式,更容易操作。“退一步講,即便是麻煩一點,看在那么大的規模上,也是值得的。國家對幾大電力央企的新能源建設是有要求的,我們要按時完成任務,做大基地建設肯定比做整縣分布式的性價比高多了。當然,作為央企,完全不做整縣分布式的小項目也不行,所以一般還是會參與一下。”
問題暴露并非壞事
不能“完全不做”,還需“參與一下”。在此“心態”下,部分地區的整縣分布式光伏推進速度緩慢也就不難理解了。
今年2月,山東省濰坊市峽山區分布式光伏規模化開發試點項目曾出現過一次廢標。根據相應公告,廢標原因為遞交相應文件的供應商數量不足法定家數。記者從峽山生態經濟開發區經濟發展局了解到,由于首次投標正值2022年春節前后,各供應企業工作節奏普遍放緩,便出現了應標企業不足廢標的情況。目前,據當地工作人員介紹,該項目已經進行了二次招標,主要供應商也已敲定。
“過年了就不投標了,看起來順利成章。但如果是易操作利潤高的項目呢?企業還會不會因為急著過年就算了呢?此前,在光伏領跑者項目招標時,有些省份甚至出現了地方政府私自修改專家評分結果,讓更多企業實現‘中標’的情況,當然最終必然也被廢標處理。但兩者一比較,很容易就發現問題。”在山東從事項目開發建設的某光伏企業相關負責人直言,這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整縣分布式光伏項目在個別地區本就缺乏吸引力的客觀事實。
“現在看來,在最初啟動時,很多地方的‘嗓門’太高了,‘步子’過大了,沖得太猛了。”上述專家表示,“現階段項目開始落地實施,發現問題、暴露矛盾也不是壞事,如果能夠積極探索解決,調整不恰當的思路,反而是達到了試點的目的。”
原標題:?獨家丨江西光伏“整縣推進”遭遇了什么?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