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界“追光”已蔚然成風,其中一股浪潮來自國內風電整機商向風光“雙棲巨頭”發起的沖刺。相較于突然闖入的外來入局者,風電巨頭們對新能源產業的激烈廝殺再熟悉不過,面對烽煙四起的光伏戰場毫不怯場,產能擴張出手不凡。風電、光伏同為增速最迅猛的可再生能源明星,但技術迭代路徑和經營模式截然不同。風電制造企業進軍光伏方式各異,勝算幾何?
明陽的“陽謀”
老牌風機廠商明陽正在快速擴充光伏產能。“依托領先的異質結光伏技術、豐富的國央企客戶資源及充沛的雙上市公司資金實力,明陽在當下競爭激烈的光伏市場開始了新征程。”明陽智慧能源集團股份公司董事、廣東明陽光伏產業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張瑞在近日舉行的明陽上海光伏中心啟動儀式上表示,該公司的目標是“力爭進入光伏行業第一梯隊”。上海光伏中心是明陽布局光伏的重要一步,被定位為其光伏板塊的全球研發中心、營銷中心及運營中心。
在過去17年時間里,明陽締造了國內前三、全球前六大的風機整機制造商。根據能源咨詢公司伍德麥肯茲的數據,去年明陽智能以17GW的新簽訂單在中國風電整機商風機訂單量年度排名中登頂,其中包括6.5GW海上風電訂單,為海上風機訂單量之最。
明陽的光伏野心從其技術路線選擇上可見一斑。2021年5月,明陽智能宣布自籌資金30億元建設年產5GW異質結電池和組件項目,彼時,多數企業對異質結尚處于觀望階段。盡管異質結是有望接替PERC成為下一代主流光伏技術的有力候選者,但在兩年前,產業鏈配套不健全及高昂的成本令其商業化前景不乏爭議,明陽的5GW一舉成為光伏行業之外最大的異質結產能規劃。
據澎湃新聞觀察,之所以選擇異質結,一方面基于明陽過去十年在砷化鎵、碲化鎘等光伏技術領域的經驗積累。另一方面,異質結也是最受跨界資本青睞的技術―――光伏電池技術正處于從P型轉向N型的過渡期,這被視為一個行業洗牌、彎道超車的契機。曾有資深行業人士對澎湃新聞稱,對于新進入者來說,沒有任何PERC歷史包袱,比較容易選擇異質結。從PERC過渡更平滑的TOPCon不足以撼動當前的產業格局,異質結更大的技術顛覆性帶來了更大的想象空間。
隨著異質結降本增效來到關鍵驗證期,越來越多的玩家涌入,產業化進程加速。明陽光伏研究院院長羅騫在上述場合稱,明陽看似行業新兵,實則對光伏板塊有長期規劃。下半年,鹽城異質結電池基地將在單面微晶基礎上實現25.6%的量產轉化效率,2024年內有望進一步提升至26%以上,同時實現電池片厚度降低至110μm、電池銀漿耗量降低至12.5mg/w。在此基礎上,明陽光伏計劃在2026年左右實現異質結鈣鈦礦疊層電池30%的轉化效率。
明陽光伏市場與商務中心總經理張雄對澎湃新聞稱,到今年底,明陽高效及超高效電池組件產能將達到15GW,2024年底形成30GW的整體產能。
光伏行業新一輪洗牌即將開啟,新入局者在產業劇烈跌宕和真刀真槍的拼殺中如何站穩腳跟?張雄認為,新企業盲目加入價格戰不是明智之舉,明陽的優勢在于由風電業務積累的與“五大四小”能源央企客戶之間的黏性,在央企新能源開發大潮中,異質結產品將從小規模實證項目逐步導入市場。
全產業鏈經營的三一
與明陽集團一樣鐘情于深度參與光伏產業鏈的還有工程機械龍頭三一集團,旗下三一重能是去年國內市場份額排名第五的風電整機制造商。近年來“黑馬”三一重能高歌猛進,在搶裝潮下風電新增裝機容量快速增長。
三一在2022年實質性跨界光伏。去年2月,三一集團在招標網站上發布14條光伏設備招標公告,設備類型涵蓋單晶爐、切片機、絲網印刷設備等。從招標項目來看,三一集團此次招標的設備將應用于三一光伏項目單晶試制線、三一光伏TOPCon光伏電池試制線項目。此舉被視為其正式進軍單晶硅片領域的重要一步。
同年11月,由三一硅能生產的首根單晶硅棒在三一株洲能源產業園出爐,該項目正式進入投產運營階段。次月光伏組件產品的下線,標志著三一硅能打通光伏全產業鏈,具備了從拉晶、切片、電池到組件的自主研發與生產能力,也宣告三一正式進入光伏產業垂直一體化陣營。
垂直一體化模式對資金、技術和管理的要求極高,高收益與高風險并存,長期以來,光伏垂直一體化陣營是老練的光伏頭部企業的俱樂部。截至目前,三一是在光伏產業鏈布局最廣的跨界企業,覆蓋除多晶硅料以外的全環節。全產業鏈經營,也與三一在風電領域的思路一致。
三一硅能副總經理張淳接受行業媒體采訪時表示,該公司今年將在中試線基礎上完成5~10GW的全產業鏈布局,計劃三年完成50GW的全產業鏈布局,其中國內產能20GW、海外產能30GW。
此前,三一重能曾因在風電整機招標中頻頻報出低價,被指挑起價格戰。以不懼價格戰迅速擴大市場份額的打法,是否也會被三一引入日趨白熱化的光伏行業競爭中?今年SNEC期間,當澎湃新聞就此提問時,三一集團董事、三一硅能董事長代晴華給出了否定的答案。
不久之前,風電龍頭金風科技也曾因一則“沾光”公告受到光伏行業媒體關注。
金風科技6月30日稱,公司第八屆董事會第十三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關于布局秦皇島新能源裝備產業基地的議案》,同意公司與秦皇島市人民政府簽訂《深遠海海上風電產業投資協議》,與秦皇島經濟技術開發區簽訂《關于建設秦皇島新能源裝備產業基地項目的投資協議》。其中,秦皇島新能源裝備產業基地項目規劃建設風電核心裝備產業集群、海上風光延鏈產業集群、教培工程產業集群、科研試驗產業集群等裝備服務產業基地。基地總投資133億元,其中風電產業部分由金風科技及其產業同盟負責,總投資額不少于93億元;光伏產業部分總投資額40億元,由秦皇島市人民政府與金風科技聯合招商引進。
部分媒體將此解讀為風電企業強勢進軍光伏的又一例。不過從上述協議內容來看,金風并無意大舉進入光伏制造。
近日有投資者就“是否有意進入光伏制造產業”提問時,金風科技回復稱,公司有光伏的投資,也很關注光伏的新技術。澎湃新聞注意到,金風科技的全資子公司天潤新能通過自主開發、合資合作及項目收購等方式建設集中式、分布式光伏電站,“風光一體化”和“風光儲充一體化”項目。此外,金風科技在2019年以戰略投資者身份領投牛津光伏D輪融資,后者主攻鈣鈦礦技術研發。
光伏行業融資難度較小,且具有較高的盈利和估值水平。但風電企業投資光伏的更重要動因是新型電力系統所需的多能互補。在構建多元化清潔能源供應體系大勢下,風電企業向氫能、儲能業務的拓展也十分積極。
來源:澎拜新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