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關村儲能產業技術聯盟(以下簡稱“CNESA”)數據,截至10月底,我國儲能項目規劃建設規模已達2170萬千瓦/4340萬千瓦時。2020年,我國新型儲能新增裝機首次超百萬千瓦后,上半年新增裝機30.22萬千瓦/62.33萬千瓦時,同比增長95%。
“隨著政策支持力度的不斷加大,我國儲能產業完成了從研發示范向商業化初期的過渡,具備了向規模化發展的基礎,裝機規模快速增加,商業模式逐步建立。”CNESA高級研究經理寧娜說。
具備規模化發展基礎
在光伏、風電等可再生能源快速發展的帶動下,儲能一直深受市場和產業的關注,但沒能擺脫新增裝機容量較小的情況。
根據可再生能源發電占比的不同,國際能源署(以下簡稱“IEA”)將電力系統對靈活性資源的需求分成了六個階段。截至2019年底,在31個省市區中,北京、重慶兩市可再生能源占比在0%—3%,處于第一階段;廣東、上海等20個省市為3—13%,處于第二階段;新疆、吉林等8個省區為13%—24%,處于第三階段;青海占比在23%—50%,處于第四發展階段。
IEA指出,在第三階段,電力供需平衡難度加大,需要增加對電力系統靈活性改造的投資。第四階段時,可再生能源也需要提供頻率響應服務。
“過去10年,儲能產業通過實施科研計劃等方式,實現了技術驗證。同時還開展了一批示范項目,探索了用戶側、發電側、電網側不同應用場景。隨著新型電力系統對靈活性資源需求逐步提升,儲能步入規模化發展階段。”寧娜介紹。
新增項目呈倍數增長
隨著我國可再生能源裝機規模不斷擴大,可再生能源發電量占比持續提高,儲能產業發展按下加速鍵。
“截至2020年底,我國已投運儲能規模約達3560萬千瓦,抽水蓄能占比首次低于90%。新型儲能特別是電化學儲能,成為市場增量的主要貢獻方。”寧娜表示,今年以來,電化學儲能也延續了穩定增長的發展趨勢。
上半年,國內新增新型儲能(包含規劃、在建和已運行)項目257個,規模超1180萬千瓦,數量和規模分別是去年同期的1.6倍和9倍;10萬千瓦以上規模的項目數是去年同期的8.5倍,百萬千瓦級別項目也被列入開發日程。
5月,國家能源局發文,首次將新型儲能作為市場化并網條件之一。今年以來,已有21個省份分布了風電、光伏開發建設方案;14個省市區明確了2021年風電、光伏指標,合計容量約為1.28億千瓦,若這些可再生能源電站均以10%/2小時的規模配置儲能,則裝機規模將達到1278萬千瓦/2556千瓦時。
據記者統計,前10月,已有貴州、甘肅、河南等12個省市區對可再生能源項目配置儲能提出明確的規模要求,預計上述規劃將支撐未來國內2170萬千瓦/4340萬千瓦時的儲能裝機容量。
能源咨詢公司伍德麥肯茲表示,未來10年,中國儲能市場將領跑全球。2021年,中國新增儲能裝機規模將增長129%;2021—2030年,將增加約1.7億千瓦的儲能裝機。
商業模式逐步建立
儲能商業模式不健全一直為人詬病,隨著政策的完善,問題正逐步緩解。
7月,國家發改委發布《關于進一步完善分時電價機制的通知》,提出峰谷電價價差原則上不低于4:1,尖峰電價在峰段電價基礎上上浮比例不低于20%。截至10月,貴州、寧夏、安徽、云南等13個省區先后出臺了完善分時電價的相關政策,通過拉大峰谷價差、優化峰谷時段來調節用電負荷。
CNESA測算,若用戶側儲能系統一天兩充兩放,且峰谷價差在0.6元以上,可以基本實現盈虧平衡。在上述13個省區中,11個省區的最大價差均高于0.6元。其中,2個省區價差在0.7—0.8元之間,3個省區價差在0.8—0.9元之間,廣東價差甚至超過1元。
為應對夏、冬兩季的電力緊張,各地政策也越發重視對需求響應、虛擬電廠、可調負荷等資源的整合與支持。如安徽出臺的《關于試行季節性尖峰電價和需求響應電價的通知(征求意見稿)》,制定了分鐘、秒級的需求響應補償標準,并提出對可調容量進行補貼。此外,一些地區還專門提出對儲能項目進行資金補貼。
在此背景下,資本市場對儲能領域的關注度也不斷提高。“一方面,國內儲能產業相關投融資金額正持續增加。另一方面,儲能產業投融資資金來源也在擴大,包含大型電力集團、民營光伏企業、地方政府、IPO上市、風險投資等。這些資金大多用于鋰電池擴產、更多商業模式的探索和鈉離子電池等新興技術的市場化。”寧娜說。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