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歐盟正式就英國的海上風電場補貼政策向世界貿易組織(WTO)提出訴訟。歐盟認為,英國出臺的針對海上風電項目的補貼新標準存在排斥進口風機制造商之嫌,違反了WTO規則。
據了解,這是歐盟首次在WTO針對英國提起訴訟,多家外媒評論稱,歐盟與英國此次的爭端是英國脫歐后雙方緊張關系的升級。
歐盟委員會在最新發布的聲明中指出:“英國政府對海上風電項目提供的補貼標準更加傾向于英國本土企業,但根據WTO規則,政府制定的標準理應為所有企業提供平等的競爭環境,英國政府此舉損害了歐盟綠色能源領域供應商的利益,特別是一些中小型企業受影響很大。”
據了解,英國對海上風電項目實施了“差價合約機制”,通常情況下,這一政策能夠為中標的海上風電項目提供金融支持。但自去年起,英國宣布將采用一項“本土標準”評估海上風電開發商的運營資格,這直接導致了海上風電運營商更加偏向于采用英國本土產品。
歐盟委員會指出,綠色能源技術和解決方案對歐盟來說都至關重要,從2018年的數據來看,歐盟風能行業每年產生360億歐元的營業額,同時帶來了超過50萬個高質量工作機會,英國政府采取的“歧視性”貿易策略,影響到歐盟企業在綠色能源行業的競爭力。
歐盟在聲明中表示,英國政府此舉最終可能進一步抬高綠色能源的生產成本,進而拖慢綠色能源的推廣速度,并將損害一直以來為對抗氣候變化做出的努力。
業界普遍認為,歐盟與英國此次爭端的“癥結”來源于英國去年提出的“供應鏈計劃”(SCP)。英國政府的官方信息顯示,SCP規定低碳發電項目不僅要幫助經濟實現脫碳,更應該在項目開發、建設、運營乃至退役期間都為英國經濟作出貢獻,具體包括“推動中小企業發展”“推動當地經濟發展”以及“讓投資和新工作機會都實現最大化”等。自去年12月起,英國政府就要求參與綠色能源項目投標的企業在合同中明確“英國產品”所占的比例,并將以此為標準判定企業是否能夠中標。
據歐盟方面透露,其已經在多個場合就此向英國提出建議,但始終并未得到英國的積極反饋,為此,歐盟不得不訴至WTO,希望能夠盡快解決問題。
在歐盟發布上述聲明后,英國政府隨即予以反駁。《金融時報》援引一位英國官員的話稱,英國政府對歐盟的這一行為表示“困惑”,認為歐盟本身就在對外來企業采取類似的策略,但卻反過來指責英國。“現在歐盟和英國應該聯合起來,而不是不合時宜地互相指責。我們需要共同加強歐洲清潔能源開發,而不是在法庭上吵架。”
英國政府則在聲明中表示:“我們對歐盟委員會采取的這一行動感到失望,此時我們正專注于提高能源安全和本國可再生能源供應。英國遵守WTO規則,并將嚴肅應對歐盟的挑戰。”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歐盟發起訴訟當日,英國政府宣布了最新的可再生能源發展目標,表示將利用低碳能源緩解英國居民用能成本高企的難題,計劃在2030年前將光伏板數量增加兩倍,將海上風電裝機量增加3倍,并將陸上風電裝機量增加一倍以上。
《金融時報》分析指出,英國雖然是海上風電大國,但巨大的裝機規模反而讓歐洲其他國家的企業獲得了收益。從近兩年全球海上風電整機制造商的市場報告來看,歐洲整機市場基本由西門子歌美颯、維斯塔斯等歐盟國家風機制造商“瓜分”。
另據英國政府游說組織“可再生英國”估計,英國海上風電項目資本支出最終流向英國本土的比例僅為29%。英國首相鮑里斯多次表示,希望項目開發商提高本土資本支出比例至40%-50%的水平。
根據WTO程序,歐盟提出訴訟后,雙方應盡快就這一爭端進行磋商,但如果60天后雙方無法達成一致,歐盟將要求WTO成立一個專門的小組以裁決此事,預期爭端持續時間將在一年以上。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