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能源局1月25日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2021年我國光伏發電新增5297萬千瓦。
與之相對應的,目前已有通威股份、特變電工、昌盛機電等多家光伏行業的上市公司發布了業績大幅預增的公告。
“2021年是戶用光伏補貼的最后一年。在硅料價格超高的情況下,主要安裝量達2160萬千瓦,與此同時,工商業電價提升、光伏整縣推進政策、國家風光大基地建設等政策背景下,我國光伏發電大幅增長。”泓達光伏創始人劉繼茂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預計2022年全國裝機規模將達到7000萬千瓦至8000萬千瓦。
去年裝機規模實現新突破
“十四五”開局之年,光伏發電建設實現新突破。
來自國家能源局的數據顯示,我國2021年新增光伏發電并網裝機容量5297萬千瓦,連續9年穩居世界首位。截至2021年底,光伏發電并網裝機容量達到3.06億千瓦,突破3億千瓦大關,連續7年穩居全球首位。
在光伏發電裝機規模的帶動下,光伏行業上市公司大都取得了不錯的業績,尤其是布局硅料的企業更是賺得盆滿缽滿。
通威股份稱,公司去年業績大幅預增主要受益于下游需求增長,高純晶硅產品供不應求,市場價格同比大幅提升,盈利實現大幅增長。
特變電工給出業績大增的原因主要是公司多晶硅產品比2020年同期增加及多晶硅產品價格同比大幅上漲,同時公司風電、光伏自營電站規模及發電量增加等。
光伏裝機規模進一步提速
“中央和相關部門近期都相繼出臺了推動光伏行業發展的相關政策,光伏發電裝機規模有望持續加速。”中國文化管理協會鄉村振興建設委員會副秘書長袁帥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
而在公司層面,已經有多家企業發布了2022年的相關項目建設情況。
1月25日,由林洋能源負責建設的江蘇南通韓通贏吉重工有限公司16MW(一期8MW)屋頂光伏發電項目成功并網。華西能源近日也宣布,中標云南麻栗坡縣三鑫陶瓷廠70MW分布式光伏電站EPC總包項目。
此前,中利集團曾對外宣稱,公司全資子公司騰暉光伏入圍三峽電能2022年度光伏組件階段性采購供應商候選人,列環晟光伏、晶科能源之后排第三。
“今年下半年,隨著新建硅料產能的釋放,硅料進入產能絕對過剩階段,價格將會大幅下降,之前高價囤積硅料的硅片公司利潤會大幅下降。”劉繼茂稱,2022年,硅料和硅片產能將過剩,技術上也沒有明顯的突破,組件產業鏈各環節的利潤將會平穩。
“由于春節假期因素,一季度的訂單應該會以海外為主,國內的分布式電站應該還是主要貢獻者。一季度硅料和硅片的價格很可能略有下降,因為硅料的新投建產能釋放主要集中在下半年。”北京特億陽光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總裁祁海珅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仍存瓶頸和難點
多位業內受訪人士表示,雖然今年光伏發電裝機規模仍將快速發展,但仍然存在制約行業發展的瓶頸和技術難點。
“多晶硅處于光伏行業上游,由于生產技術門檻高、工藝復雜,對生產設備和人才隊伍要求較高,且其投資規模大、產能建設周期長,多晶硅已經成為光伏行業全產業鏈發展的瓶頸。”袁帥表示。
“膠膜是影響光伏電池組件質量、壽命的關鍵性封裝材料。膠膜具有一定的技術研發門檻,膠膜制備中所需助劑具有高復雜性及專利性,且配方的細微變動將直接影響膠膜的性能和質量。”袁帥表示,從目前光伏產業鏈各個環節的產能情況來看,膠膜將是今年的供應短板。
“今年,國內光伏市場的不確定性很可能主要體現在集中式電站的裝機規模。”在祁海珅看來,分布式雖然也是重要組成部分,但去年的集中式光伏項目數量和裝機規模相對偏少和差強人意,今年二季度以后,集中式光伏電站的發展情況,將會對全球光伏市場和產業鏈帶來很大影響。
“具體還要看今年一季度產業鏈上游硅片和硅料方的價格博弈,能否形成供應鏈價格倒逼機制,使得組件價格能降到1.7元/瓦以下,這樣才能保證光伏電站有更好的投資收益。”祁海珅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