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末年初,一只“黑天鵝”的降臨,讓2020年的開局荊棘滿途。突如其來的新冠病毒肺炎打破了鼠年春節的歡樂祥和,引發了從公共衛生領域波及經濟生產、社會秩序、居民生活等全方位的突發性公共事件,一場舉全國人民之力的疫情防控阻擊戰迅速打響。
如果說災難本身難以預測和防備,那么當災難來臨時,今天的我們如何面對災難,決定了我們在災難之中是否能夠向死而生、逆勢突圍。
在過去數十年里,電力行業在抗擊雨雪冰災、地震、臺風等自然災害中積累了豐富的應急經驗,構建了成熟的管理體系,錘煉了過硬的精銳隊伍。但新冠肺炎疫情持續時間之長,波及范圍之廣,影響之深遠,遠遠超出了過去幾十年里我國曾經面對的自然災害。
值得欣慰的是,在這場艱苦卓絕的戰斗之中,電力行業作為社會運轉和穩定全局的堅實后盾,表現可圈可點:3天,雷神山醫院通電;5天,火神山醫院通電;3小時,方艙醫院通電,高質量、高時速、高效率地打通了疫情防控的“生命線”,為前方醫療戰場提供了可靠的能源保障。
但需要正視的是,此次疫情的發生深刻地提醒了全行業,電力應急的學習能力和適應能力必須保持常態。電力行業是一個正在與社會方方面面發生密切融合的傳統行業,沒有應對公共危機事件的萬全之策,只有與時俱進、常備不懈,把“事到臨頭”的處置能力與恢復能力運用到極致,方可做到“卒然臨之而不驚”。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