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名不同央企員工向記者透露,今年有十家央企被談話要求搬離,其中中國華能集團和中國華電集團收到要求于2022年底搬離。而傳言首批被要求搬離的央企,共同特征是總部地址位于二環內、臨近長安街。
目前,今年9月中國電氣裝備集團已在上海掛牌,中國長江三峽同期也搬去武漢,而中船集團總部遷至上海,12月15日搬去上海辦公,中國衛星網絡集團和中化控股集團則宣布會落地雄安新區。至于中國電子信息產業集團,2020年年底便在深圳掛牌,未明確總部是否順勢搬去深圳。
那是否意味著,除了華能、華電,中國銀行、中國工商銀行和中國農行這三家總部在二環里長安街上的央企,也得按要求搬離?截至記者發稿前,仍未得到三家金融機構的明確回復。
為什么要求央企搬離北京?
“推動央企總部離京,勢在必行。”接近國務院國資委的人士表示,央企總部過于集中在北京,是以往計劃經濟模式遺留下來的,也是曾經資源分配高度集中的產物。
根據最新目錄,國資委旗下共有97家央企。其中,51家為副部級央企,而這其中,有34家總部設在北京。如今很多央企都源自計劃經濟時期國務院下屬的部委。比如,源自原航天工業部的中國航天科工、中國航天科技兩大集團;再比如源自原石油化學工業部的“三桶油”;還有源自原兵器工業部的中國兵器工業集團和中國兵器裝備集團等等。這些央企都將總部設在了北京。
今年1月底,北京市十五屆人大四次會議審查了《北京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草案)》(下稱“草案”)。草案提出,“十四五”時期北京市將主動支持雄安新區建設,推動非首都功能向雄安新區轉移,積極對接雄安新區啟動區控制性詳細規劃和起步區控制性規劃,支持部分中央在京行政事業單位、總部企業、高等學校等向雄安新區有序轉移,促進北京中心城區、北京城市副中心與雄安新區錯位聯動發展。
7月30日,京津冀協同發展領導小組辦公室有關負責人在接受新華社專訪時透露,近期將針對率先啟動的高校、醫院、央企總部等非首都功能疏解項目,制定具體實施辦法,進一步明確年度重點工作和時間表、路線圖,成熟一個、實施一個,成熟一批、實施一批。
正是在這之后,有十家央企負責人被約談,而這些央企的總部地址多為二環內臨近長安街兩側。據悉,傳言中被要求搬離的華能、華電和三大銀行巨頭的總部恰好都符合這個標準。
不過,目前明確回復離京的只有中船集團。集團搬遷其實早于2019年中國船舶和中船重工合并時就已經定了,如今是明確離京日期——12月15日。
今年8月6日,中國華能集團有限公司黨組書記、董事長舒印彪與河北省委常委、副省長,雄安新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張國華在雄安新區舉行會談,就支持雄安新區發展、高質量推進搬遷工作、加強相關領域合作等深入交換了意見。當時,舒印彪表示,華能將充分發揮自身優勢,以總部搬遷和企業發展為契機,統籌謀劃,高質量推進搬遷工作落實,做好示范表率。外界據此猜測,華能集團搬遷后的新總部地址很可能會選擇雄安新區。
雄安新區成為央企落戶大贏家?
國資委在雄安新區召開的相關座談會上也提出,要全力推動各類資源要素向雄安新區配置聚集,加強創新平臺、總部經濟、產業集群建設,用好用足雄安改革政策紅利。
不少分析人士認為,這釋放了明確的政策信號,未來雄安新區將成為央企總部的新高地,重點是形成科技創新的規模效應。
今年4月中國衛星網絡集團有限公司成立,總部設在雄安新區,成為第一家將總部設在雄安的副部級央企。十幾天后,新成立的中國中化控股有限責任公司同樣將總部設在了雄安。中化董事長寧高寧說,中化是首批在雄安新區及首家在啟動區企業總部區登記注冊的央企總部。
對原來本部就在北京的央企來說,總部向雄安新區集中,經由高鐵聯通,到北京不過幾十分鐘,對于原有職工及家屬的生活工作影響不大,同時雄安新區建設是千年大計,需要足夠的高端人才、產業集聚,作為央企總部,人才、資源、集聚效應都有,是雄安新區今后快速發展的重要保障。
除了雄安,央企還將搬往哪些地方?
央企總部搬遷地址一是結合自身發展所需,聚焦主業,靠近產業前沿,二是肩負著“提振區域經濟”的重任。
目前,上海是除北京外央企總部最多的城市,共有5家,分別是東方航空集團、中遠海運集團、中國商飛集團、寶武鋼鐵集團及不久前成立的中國電氣裝備。值得一提的是,中國電氣裝備整合了前央企中國西電集團,導致西安“痛失”唯一央企總部。
作為國際金融中心之一的香港,有三家央企總部,分別是招商局集團、港中旅集團和華潤集團。而同樣是特別行政區的澳門,也有一家央企總部,就是中國南光集團有限公司。
與香港一水之隔的深圳,是改革開放最前沿的陣地,目前有2家央企,分別是華僑城集團和中國廣核集團。同在珠三角的華南中心城市廣州有2家央企總部,分別是南方航空集團和南方電網公司。
此外,在中西部省份,武漢有3家央企總部落戶,除了前述三峽集團,還有東風集團、中國信科集團。成都目前也有一家央企總部,即東方電氣集團。
值得一提的是,新中國成立初期,東北是重要的工業基地,因此有5家央企總部落戶東北,且均以重工業為主,分別是總部位于長春的中國第一汽車集團、位于齊齊哈爾的一重集團、位于哈爾濱的哈爾濱電氣集團、位于鞍山市的鞍山鋼鐵集團及位于大連的華錄集團。
未來,根據靠近產業前沿,提振區域經濟的思路,原本央企總部基本沒有的中西部省份可望實現?零的突破。西安、重慶這些特大城市是不是會有機會,還有和稀土相關的江西,農業相關的東三省,煤炭相關的山西陜西,都有承接央企總部可能。
央企員工面臨抉擇
目前多家央企內部也在猜測自己何時進入搬遷名單。因為除了長安街兩側的央企,在二環內還有多家央企和研究院,另外二環與三環之間的央企數量也不少。
比如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中國聯通和大唐集團四家央企的總部便在二環內西側,中石油、中海油、國家電網、國家電力、中糧集團、中國融通、國投等總部亦均在二環內。中國建材集團、五礦集團、中國兵器工業集團、保利集團、中國神華、中石化、中航工業集團等央企總部則位于三環內,有不少緊挨著二環。
“我們都在四環了,應該不用搬離吧?”一家裝備制造類央企員工笑著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疏解非首都功能,央企的搬離料有先后順序,最先一批是從最核心的市中心搬走,隨后才會輪到他們這些位于京郊的央企。
另有一家總部位于三環的央企員工向記者透露,年初還曾聽說集團討論要搬,但年底卻沒了聲音,不知是否不再需要搬離。還有多名央企員工表示,目前并未聽聞集團內部討論搬遷事宜。
不過,隨著央企搬遷信號的增強,眾多央企員工開始意識到,曾經遙遠的搬遷離京,恐怕也很快會降臨,而自己也將面臨抉擇。
上述中船集團的員工便向記者坦承,她已決定下個月搬至上海后,逐步交接工作,申請調回北京分公司。“我的孩子還小,還離不開我”這位不愿具名的員工表示,她不考慮今后舉家搬離北京。
此前中遠集團與中海集團合并后,大量中遠集團的員工舉家遷至上海,個別不愿離京的總部員工只能分流到其余子公司。
“萬幸我們現在是二級央企”一位央企員工向記者坦言,自從前幾年該央企被合并重組成為二級央企,該公司員工紛紛欣喜不在總部不用搬離北京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