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碳”目標背景下,中國華電傾力打造的新能源航母——華電福新能源發展有限公司已實現華麗轉身,蓄勢待發。
今年年初,五大發電集團先后披露了“十四五”期間清潔能源發展規劃及碳達峰目標。中國華電在描繪碳達峰時間表時表示,到2025年,非化石能源裝機占比力爭達到50%,有望實現碳達峰。屆時,該集團2025年的清潔能源裝機占比將接近60%。
今年兩會期間,中國華電董事長溫樞剛再次表態,“十四五”期間力爭新增新能源裝機7500萬千瓦,充分表明了加快綠色低碳轉型的決心和態度。為確保上述目標順利實現,中國華電近兩年來在資本市場連環出擊,對旗下資產進行梳理整合,在加快綠色低碳轉型、優化產業布局、落實國企改革要求等方面完成了一系列重磅操作,開啟了一場能源央企的低碳革命。
《證券日報》記者注意到,華電旗下兩家頭部子公司的資產分割和重新定位,現有A+H上市公司華電國際將專注于常規能源清潔化發展,而作為新能源唯一開發整合平臺的華電福新發展歷經脫胎換骨,逐漸彰顯出新能源航母的旗艦形象。
加快新能源資產整合步伐
2020年6月1日,港股上市公司華電福新發布帶有確實意圖的要約公告稱,由其控股股東中國華電全資擁有的福建華電福瑞提出按每股H股2.5港元收購價私有化公司。從發布公告當日至2020年9月29日華電福新從港交所退市,中國華電僅歷時4個月就完成了華電福新的私有化交易,刷新了港股新能源企業私有化的速度。
對于此次華電福新的退市,業界分析,這將有助于華電提高未來新能源業務發展的靈活性和效率,從根本上破解上市平臺的股本融資瓶頸,是保持市場競爭力和實現長期戰略目標的重大舉措,也是實現資本聚焦、結構優化、效率提升、保值增值的根本需要。
華電福新從港交所退市后,中國華電進一步加快了新能源資產重組步伐。在華電福新私有化不到一年的時間里,就以華電福新子公司華電福新發展為主體,以“華電速度”完成了兩批資產重組。
在華電福新退市不足3個月之際,中國華電將26個區域154家單位、總裝機逾1600萬千瓦,總資產過千億元的風光電資產全部注入華電福新發展,并于2020年底完成首批資產重組。
2021年5月24日,華電國際公告,擬出資212.37億元認購華電福新發展的新增注冊資本58.97億元,取得其37.19%的股權;6月30日,華電國際將其控股持有的27家新能源公司和間接持有的10家新能源公司股權及資產全部出售給華電福新發展,完成約800萬千瓦的風光電資產交割,標志著本輪第二批重組圓滿完成。至此,華電國際通過大比例參股華電福新發展,推動新能源發展并分享發展成果的態勢也初步形成。
截至2020年6月底,華電福新風光電累計裝機尚不過938.4萬千瓦,而經過兩批資產重組后,華電福新發展的風光電裝機規模超過2500萬千瓦。在風光電主營業務外,華電福新發展參股的核電板塊也伴隨更多機組陸續投產而發揮出日益重要的協同效應。目前,華電福新發展產業遍布全國29個省(市、區)及歐洲地區,總資產近1800億元。
在其他以風光電等新能源為主的五大發電集團上市公司中,大唐新能源和龍源電力的裝機分別為1220.752萬千瓦和2490.7萬千瓦,而華能新能源官網顯示,截至2020年12月底,新能源裝機容量為1463萬千瓦。這意味著重組后的華電福新發展,裝機規模后來居上,已走在五大發電集團及行業前列。
至此,中國華電為實現“雙碳”目標、加速轉型發展,舉全集團之力打造的千億元級新能源航母——華電福新發展雛形初定,宣告中國華電已基本完成新能源資產布局的調整優化和專業化整合。
雙輪驅動賦能新能源業務發展
據北京產權交易所網頁信息顯示,2021年8月31日,中國華電發布了《華電福新能源發展有限公司增資項目》公告,將擇優遴選不超過15家投資方,募資金額不低于120億元人民幣,用于風電和光伏項目的開發、建設及新能源相關業務的開拓等。
此時啟動引戰工作,無疑是中國華電依托資本市場加強資源優化配置,加速業務布局發展,提升新能源產業發展優勢、競爭優勢和價值優勢的又一重大舉措,也是順應市場趨勢,堅持生產經營和資本經營雙輪驅動的具體體現。
業內人士表示,最近一年多來,中國華電的資本運作組合拳頻頻出招。盡管其后續運作路徑尚不明朗,但電力央企全力落實“雙碳”目標,依托資本市場,最大程度推動產融結合,集約化風光電發展,助力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建設已成為大勢所趨。由此可以預見,在可持續發展的戰略正道上,華電福新發展這艘雙輪驅動的航母一旦起錨,前程可期。
評論